目前整體的睡眠經濟市場,都面臨著“叫座不叫好”的窘境,產品噱頭不少,但缺乏科學依據支撐。
作者丨蘇敏編輯丨房煜圖片|攝圖網香薰精油、褪黑素、蒸汽眼罩、降噪耳塞、助眠枕、睡眠監測app……熬最晚的夜、看最早的日出,失眠的人為了睡個好覺,使出了渾身解數。據《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當下中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問題。這些失眠患者以及追求優質睡眠的人群,正在撐起一個規模超千億元的“睡眠經濟”市場。從細分領域來看,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助眠神器”背後,都有不少創業公司湧現,也受到資本不同程度的青睞。早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就被髮明出來的床墊,則透過科技化和智慧化迎來了“第二春”。不僅有慕思、喜臨門、夢百合等傳統床墊企業逐步加碼,小米這樣的科技公司也將目光投向智慧床墊。近日,慕思股份在深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身後站著幾位大股東——紅杉中國、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歐派家居。雖然是國內床墊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國產床墊品牌,但慕思更願意將自己的產業概括為“健康睡眠概念”。再往前推,小米生態鏈下的趣睡科技也在衝刺IPO,擬登陸創業板。趣睡科技的股東中也有不少明星資本,除了雷軍系的順為資本和小米科技,還有京東系的京東數科和千樹資本,以及喜臨門、海泉基金和籃球明星易建聯等。這些企業和資本期待的是,失眠者願意為“睡個好覺”買單。但是,所謂的“智慧床墊”,到底是真有效還是在賣概念?健康睡眠的生意1870年,Mr. Zalmon G. Simmons在美國創立了 Simmmons 品牌,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張彈簧床墊。進入中國後,“席夢思”一度成為彈簧床墊的代名詞。在慕思將自己包裝成洋品牌的這些年,是否有碰瓷席夢思的想法,我們無從得知。不過,極具辨識度的“洋老頭”廣告形象,以及“源自法國設計師”的品牌宣傳,都將其國際化的定位成功打入消費者心中。慕思品牌創始人王炳坤曾在採訪中提到,在創業初期,他就意識到家居用品行業已經十分擁擠,巨頭雲集。要想打出知名度,只有創新是不夠的,還要有差異化的定位。於是,王炳坤不僅為慕思樹立了“高階國際品牌”的人設,更聲稱慕思“專注於打造健康睡眠系統”。可以說,在2004年左右,慕思對於“睡眠健康”的定位是比較超前的。直到十幾年後,國內才真正迎來了睡眠經濟的爆發。依靠成功的品牌建設,慕思的床墊動輒上萬元,有些甚至高達10萬元。毛利率也不低,在50%左右,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慕思不差錢,直到IPO前的2020年12月,才進行了第一次增資,獲得了紅星美凱龍、紅杉璟瑜、華聯綜藝、歐派投資、龍袖諮詢等的5.8億元資金。其中,紅杉璟瑜是紅杉中國旗下的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華聯綜藝實控人為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歐派投資的大股東是歐派家居。主打睡眠科技的寢具產品公司趣睡科技,比慕思更早提交IPO申請,主要產品為8H床墊,同樣將自己定位為睡眠產品和睡眠改善方案提供商。趣睡科技屬於小米生態鏈,成立僅一年就獲得了順為資本、京東科技、千樹資本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知名籃球運動員易建聯為其產品代言後,在趣睡科技Pre-IPO時,還認繳了6萬元突擊入股。盯上床墊市場的,還有多家一線投資機構,比如高瓴。2021年8月,知名PE安宏資本宣佈將愛夢集團(AI Dream)的控股權出售給了高瓴。愛夢集團在中國經營Serta(舒達)和KINGKOIL(金可兒)兩大高階床墊品牌,旗下還擁有德國睡眠產品製造商盧浮百登(RUF Betten)。據彭博社報道,除高瓴之外,黑石、KKR、太盟投資、貝恩資本等都曾有意向競標愛夢集團。而愛夢集團的自我定位,也不是一家床墊公司,而是高階睡眠解決方案提供商。高瓴合夥人曹偉曾表示,隨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體驗需求的日益增長,高品質睡眠產品市場未來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賣床墊,但都不滿足於只提供產品,而是希望能夠往睡眠健康領域延伸自己的業務。“智商稅”還是真有用?在具體的產品方面,慕思推出了T10智慧床墊,價格在3萬元左右;喜臨門推出了Smart 1智慧床墊,價格在6萬元左右;主打“零壓床墊”的夢百合,也推出了音樂理療床墊和零壓智慧枕。從功能來看,目前智慧床墊基本都安裝有晶片組成的資料監測帶,透過AI檢測人體資料,然後匹配睡眠引數,自動調節出適配人體體徵的床墊軟硬度,還可以自動適應不同體型、不同睡姿等。這些功能背後,一方面迎合了人們對睡眠的焦慮;另一方面,從投資角度看,在去年以來大消費賽道投資遇冷後,科技相關的投資仍是香餑餑,床墊+科技,或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專案。不過,商家的描述再怎麼天花亂墜,智慧床墊到底有多智慧,還得打上一個問號。在電商平臺搜尋“智慧床墊”,可以看到,大部分產品並不是真正的智慧床墊,可能是用到了黑科技材料,也可能只是可調節高度的電動床。半日閒是一個成立於2020年的DTC床墊品牌,其創始人曾默翰告訴創業邦,半日閒在創立時,考慮到床墊是唯一可以做出品牌的家居品類,自我定位還是家居品牌而非睡眠品牌。在他看來,睡眠本身就很複雜,屬於人類大腦的問題,目前科學界對入睡過程、失眠機制等都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現在的智慧床墊,更多體現在睡眠監測和智慧調節方面,呼應了普通消費者對睡眠焦慮的情緒,但能否真正幫助失眠的人入睡或者睡得更好還缺乏技術支撐。此外,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國人均床墊消費水平依然較低,床墊行業滲透率僅有 60%左右。曾默翰也提到,在整個床墊行業的集中度和滲透率都較低的情況下,智慧床墊市場太小,甚至可以說不存在,“智慧床墊做概念沒問題,但最難的不是產品,而是交付環節,智慧床墊控制單元很多,怎麼組裝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跟傢俱安裝師傅肯定不是一波人。”在他看來,普通床墊和智慧床墊的發展可以是兩條平行線,而不是升級或者取代的關係。在目前國內大量消費者還沒有睡過彈簧床墊的情況下,曾默翰認為,應該先把基礎性的功能做好,比如床墊的支撐、調節、舒適度等等,再去延伸更多的功能,做出價效比高的好床墊,滿足普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於床墊消費升級的需求。而對於床墊智慧化,透過睡眠大資料的積累、演算法和感測器的不斷最佳化,消費者也可以跳過普通床墊,直接購買智慧床墊。真正的睡眠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適宜的溼度、溫度、光照、氣味,再加上舒適的床具,包括枕頭、被子、床墊等,且床墊在其中佔據的權重比較高。“投資人當然會期待更加跨時代的產品,但在真正創新的時候,做階段性的創新,解決不同的問題,可以為未來實現跨越式提升打下基礎。”曾默翰說道。不止是智慧床墊,在目前整體的睡眠經濟市場,都面臨著“叫座不叫好”的窘境,產品噱頭不少,但缺乏臨床研究證據支撐,常被消費者吐槽是“智商稅”。“在市場競爭下,企業不宣傳,產品就賣不動,但如果誇大效果,又要踩紅線,如何把握尺度,也特別難。”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執行會長汪光亮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睡眠經濟行業當前仍處於發展探索階段。找靠譜商機,關注創業邦影片號!3億人失眠,智慧床墊能否成為千億級生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62 字。
轉載請註明: 3億人失眠,智慧床墊能否成為千億級生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