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上老大開始,我就特別重視學習,買了好幾本厚厚的育兒書,天天認認真真的學習各種育兒知識。當時就接觸到一個說法(和大眾的認知相反)。國際母乳協會提倡,堅持母乳餵養到兩歲甚至自然離乳。人奶肯定比牛奶更適合寶寶,這個很好理解。但是讓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寶寶六個月或者八個月就斷奶了。最晚的到一歲左右都斷母乳了。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很久,網上查,書上查,一直沒有明確統一的答案。當時在網上加了一個母乳大本營,裡面所有媽媽都認同自然離乳,很多上班媽媽在很不方便的情況下,還是堅持背奶還有些媽媽斷奶一兩個月,又用盡各種辦法追奶母乳大本營母乳裡的媽媽們統一堅信母乳永遠有營養,且營養豐富,是其他任何奶粉替代不了的
但其他書上或者網上的說法是,母乳在六個月以後營養漸漸不足了。不斷母乳,娃兒餓了就想吃,沒有規律,容易依戀母乳導致,不好好吃飯。不斷母乳,也不利於媽媽恢復身材。
鑑於我一直堅持的是,娃兒身體第一。我在猶豫不決中一直堅持母乳餵養,直到老大兩歲四個月,當時是母乳確實很少了,她自己也不願意吃了,就自然離乳了。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老大確實吃飯很不乖,胃口很小,長得很瘦。
身邊的朋友觀點和我截然不同,我怕說出來天天被她們洗腦教育,就假裝斷奶了。但是我的家人知道,每次通電話或者接影片都有勸我不要餵母乳了,我的回應是,她天生胃口小,不喜歡吃飯,斷了母乳更不利於長身體。
讓我一直堅持母乳的動力是,西爾斯育兒百科裡提到,堅持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寶寶腸道感染率會越低,智力更高,身體素質更好,和媽媽更親密。其實現在我的理解是,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很可能在其他方面也更用心一些,因此達到了智力高一點,身體更好好一點,關係更緊密一些的效果。
帶老二完全就是靠經驗了,沒有時間看書,也覺得書上很多都是理論,並不適用。比如書上講小孩的早教應該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給他聽音樂,講故事,說普通話。其實只要孕媽媽心情舒暢了,寶寶自然也就愉快了,不用刻意每天一定要做什麼。
從老大四個月開始,我就按照書上每天的各種食譜,精細的準備輔食,她很不給面子,每次吃點點,或者不吃。對於老二,我基本上就不刻意弄了。從六個月開始,天天吃點雞蛋黃,香蕉泥之類的,有時候也直接把麵包屑饅頭屑給他嚼,他的胃口反而很好,從小長得胖乎乎的。
老二快到一歲時有次感冒發燒,到醫院抽血檢查,醫生說有點貧血,平時注意補鐵。當時仔細問了醫生,可不可能是媽媽貧血造成的,醫生建議我去檢驗一下自己是否貧血。其實我一直都有點貧血,因為每次查血都是這樣的結果,好像是天生的缺鐵性貧血,平時要多吃含鐵元素高的豬肝紅棗之類的。因為自己老是忘,而且所有心思都在小孩身上,所以自己面色一直很不好,偶爾會頭暈。
之後過了段時間我又去查了下血象,還是貧血。醫生建議斷母乳,雖然有點不捨,還是痛下決心斷了。斷了奶之後,給寶寶買的較好的奶粉,彌補心裡對他的虧欠。
一段時間後自己都能明顯的看到,寶寶的臉色都紅潤很多,精神比以前也要好很多。讓我不禁想到自己以前不該一意孤行,給老大喂那麼長時間母乳。給自己造成很多負擔,也並沒給孩子更好的營養。
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母乳餵養到兩歲以上,那是針對媽媽身體健康較好的情況,不然找一款優質的奶粉,更能加強對寶寶愛。還在母乳的媽媽們,希望以上經驗能給你們起到一定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