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聰明與否,不用等到長大,看他的“手”就知道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想法,希望孩子未來能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智商就比較重視,都希望孩子更夠非常的聰明。
孩子的智力一方面是受到先天基因的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受後天發育的影響,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孩子聰明與否,在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這一理論也得到了李玫瑾教授的認同。
李玫瑾教授的名字相信父母都有所耳聞,是一位專門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專家,同時在育兒的領域上也是有一定的地位,深得家長的尊崇。
關於怎樣知道孩子聰明與否的問題,李玫瑾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直言道:孩子聰明與否,不用等到長大,看他的“手”就知道。
手不光是人的第二張臉,還是人的第二個大腦,手指上的神經錯綜複雜,並且每一根神經都能引起大腦的反應,因此孩子的每一個受傷動作都離不開大腦的支配和控制。
也就是說手部越靈活,大腦運動中樞的發展就越好,自然孩子就更加聰明瞭,因此孩子在進行一些手部運動或遊戲的時候,大腦同時也在跟著運轉,促進智力的發育。
1.?孩子喜歡拆東西,動手能力強
每個孩子都有過“拆家”的經歷,那段時間的孩子真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被孩子碰到,肯定就免不了要犧牲。
對於孩子這種搞破壞父母都是非常生氣的,但其實這正是孩子大腦發育良好的訊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並且有些孩子還會想著如何組裝回去。
2.?孩子喜歡亂塗亂畫,到處都是“畫板”
在孩子擁有畫筆之後,整個家就都成為了孩子的畫板,不管哪裡都會有畫筆留下的印記,對於孩子的藝術創作,父母真的非常頭疼。
但其實家長不妨換個角度想,孩子喜歡亂塗亂畫,正是智力開發的一個好時期,在這期間孩子對顏色產生了好奇,並且在畫畫的過程中也能鍛鍊想象力和創造力。
與其阻止訓斥孩子,家長倒不如給孩子去施展的機會,說不定在家長的培養下,一個小藝術家就出現了呢。
1.?給孩子買可以動手的玩具
在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買一些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玩具,例如一些積木,一般情況下孩子對於積木玩具都是非常喜愛的。
畢竟積木可以在孩子的想象與創造下變成一個新的物品,這會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同時也讓智力得到了提升。
2.?陪孩子做手工
家長在無事的時候可以陪伴孩子做一些手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促進孩子智力發育,還能增加親子感情。
3.?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只需要老老實實的等著父母的照顧就好,完全不需要自己去動手做任何事情,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對的。
讓孩子做事情或家務正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好時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的了獨立性,也讓動手能力得到了迅速成長。
想要孩子聰明,父母就要放手,只有不讓孩子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才能最大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孩子動手的過程中,雖然會給父母造成一定的麻煩,但與孩子的智力發育相比還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