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兩個月的寶寶,就會被拎起來“噓噓”,“噓”完之後會獲得大大的一個吻,還被誇說“寶寶這麼聰明,這麼小就懂事了,聽話了”。於是臉上露出了得益的笑容,於是乎就成了習慣了,睡覺前,睡覺後,喝水後,只要有空,隔不了多久,就會被端起來,“噓”到拉為止。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可不可行呢?科學進步,生活條件變好了,現在的寶寶也特別寶貴,那些有知識的但凡有常識的寶媽就糾結了到底把尿可不可取呢?幾個月把尿?
這是在一個新聞報道:一歲半的寶寶,最近每次大便後都有直腸脫出,因為起初情況不嚴重,每次家長都幫忙復原,但後面越來越嚴重,最後一次是,脫出的直腸有雞蛋那麼大,孩子哇哇大哭,硬是站不起了。
趕緊送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是脫肛症。要是脫出物長時間不能回位,可發生水腫、疼痛、滲血甚至會嵌頓壞死。好在寶寶不算特別嚴重,經過復位加上抗炎和補中益氣的治療,寶寶還是恢復了。
【這個小的寶寶怎麼會有脫肛呢?】
原來是寶寶的奶奶從出生就給寶寶把尿,還以把尿、把便成功為榮,說服反對把尿的兒媳婦,還說紙尿褲貴,接跑尿幾塊錢就沒了,很是浪費。
從小給寶寶把尿的後果是寶寶完全不懂根據便意排尿,只會透過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而不是生理需求了。這樣不利於嬰兒髖骨節的發育,也容易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何時把尿合適?】
大部分寶寶18~24個月時,控制排洩的肌肉才成熟。加上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所以這個時候訓練如廁比較合適。孩子會走之後,媽媽們會發現適當的把尿也很方便了,特別是這樣嚴熱的夏天,適當把尿也可行,但是要注意幾個問題:
1.不要強迫
如果寶寶把尿踢腿反抗,要馬上放下寶寶停止把尿,關心孩子也要尊重孩子。
2.不要太早
孩子出生後前幾個月,便意很頻繁,也沒有規律性,自己也沒有控制便意的能力。
3.不要在寶寶玩得起勁,專注的時候把尿
專注,開心的時候把尿,會影響寶寶的專注能力,這個時候去打擾寶的話,寶寶的注意力會分散,專注能力不好好保護就會失去,就會養成一個三心二意的習慣。
4.不要在公眾場合
總認為還很小,隨便端起孩子就把尿,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也不衛生。
有的父母會發現剛開始的時候,很配合把尿,大一點後就會反抗了,甚至會出現“把尿就不尿,一放開就尿”。這是寶寶的自主意識增強了,開始討厭被強迫做事情了。現在提倡科學育兒,寶寶不是實驗品,不要給寶寶埋下不健康的隱患!願寶寶們都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