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初三男孩玩遊戲,媽媽崩潰欲跳海:拿什麼拯救手機上癮的孩子

由 敖學農 釋出於 健康

  “我覺得沒有盼頭了。”

  一個媽媽在初三兒子沉迷遊戲後想要跳海,被警察救上來之後說。

  這位媽媽的話讓我心疼不已,她該有多麼無助才說出這麼喪氣的話。

  而且,人就是在極其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生出比悲號更為沉痛的念頭。

  最近幾年,孩子因為沉迷手機做的出格的事一直層出不窮。

  有的孩子為了玩遊戲,偷偷刷爆了父母的銀行卡;

  有的孩子為了玩遊戲,不吃不喝待在網咖幾天不回家;

  有的孩子為了玩遊戲,對父母情緒失控,甚至動手。

  我們在痛心之餘,也需要思考一下: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了這樣?

  為什麼我們如臨大敵般地管控手機,結果卻這樣失控?

  我們還能從手機那裡,奪回孩子嗎?

  孩子沉迷遊戲

  後果比我們想象中要嚴重

  孩子沉迷手機,有太多我們不容易覺察到的身體傷害。

  江蘇10歲的小鵬一放學就霸著爸爸媽媽的手機玩個不停,每次一玩就是幾個小時,不管是吃飯、上廁所,都手機不離手。

  結果一個月後,小鵬哭喊說自己脖子疼,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再不治療,小鵬的頸椎就要癱瘓了。

  還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經常和爸爸一起玩手機,結果半年後,孩子說自己眼睛看不清東西了,到醫院一檢查,孩子的眼睛已經近視300度了。

  而此時,小男孩已經玩手機成癮,難以戒掉,結果突然有一天,孩子大哭,說自己看不清東西了。經醫院檢查,孩子已經出現視網膜裂孔,眼睛失明。

  可以說,過度使用手機已經給孩子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除了對身體的傷害,長期沉迷手機,還有可能讓孩子們“垃圾快樂”成癮,沉迷這種“奶頭快樂”不可自拔。

  之前有一則“學生上網課”的真實狀態上了熱搜。

  只有不到20%的在學習狀態,80%左右的孩子是在聊天吐槽,打遊戲和半睡半醒狀態。

  他們的心智和精神狀態已經很難集中,更不要說能認真學習多久了。

  沉迷手機對孩子意識的消磨和精神的分解,如果我們現在不注意,就會成為孩子未來道路上的坑。

  孩子沉迷遊戲

  不只是孩子的問題

  我們說,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然而,孩子們所處的周遭環境——其他小朋友都有手機、老師會把作業發到學生群裡等等,讓手機不得不成為了必備品。家長的各種“忙”,也讓手機成了他們最好的“脫身”工具。

  據國內首份兒童網路安全研究報告調查:

  3~6歲的孩子中,手機接觸率已經高達91%;而小學9~10歲的孩子,他們對手機的使用已經和成人差不多。

  如果說手機是親子之間矛盾的導火索,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孩子們沉迷、甚至上癮的根源?

  手機遊戲中的上癮機制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這些網路產品背後的“專家”,花了大量的時間做調研,可以說比我們父母都更瞭解孩子的喜好。

  而除此之外,它還會讓孩子瞬間變身大英雄,給孩子非常及時的成就和獎勵,讓他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樂趣。

  而這些,都是它在父母這兒最渴望得到,卻很難得到的感受。

  樊登曾講過一個值得深思的事情:

  我們經常會斥責孩子,“你只要不玩手機,學習就能搞上去!”“你就是玩手機太多了,學習才不好的!”

  結果這些孩子反而會更瘋狂地玩手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的斥責,反而會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孩子會更想逃避,他會特別害怕如果我不玩手機還是達不到父母的期待,那我就完了。

  外面有父母的壓力,內心有無助的恐慌,除了遊戲,孩子似乎沒有選擇。

  更別說,有多少家長在禁止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自己卻整天抱著手機不離手。

  前年有一個非常令人痛心的事件,寧波14歲的小孟,他在被父母阻止玩手機後,連砍自己6刀,刀刀見骨。

  而接診的醫生在早上查房時發現,病房內的家長也幾乎都在低頭玩手機。

  家長都機不離手,孩子怎麼會願意放手?

  一位把孩子送進戒除網癮治療機構的媽媽,後悔地說:

  小時候,他是最不喜歡我看手機的,每次看我一拿手機都生氣地給我搶掉,可我忙的很,就把ipad給了孩子。沒想到現在,卻讓孩子對手機遊戲上了癮。

  沒錯,從開始的反對到產生好奇,再到沉迷,

  與其說是遊戲把孩子吸引走了,不如說,是我們把孩子推給了遊戲。

  有遠見的父母

  懂得引導孩子玩遊戲

  有節制的引導遠比封殺更重要

  很多父母會在是否要沒收孩子的智慧手機上游移不定。

  眼下有爸爸媽媽緊密盯防,未來有一天他需要住宿,或上了大學,會不會陷入一種無法抑制的放縱中?

  那麼,怎麼管理手機才不會讓未來失控呢?答案是,有節制的引導遠比封殺更重要。

  當我們和孩子陷入手機爭奪戰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站在了孩子們的對立面,

  孩子會自然地把我們的“苦口婆心”當作“不講理的管制”,越不讓玩,就越想玩,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在《天天向上》中,黃覺家的哥哥小核桃有自己的專屬手機,妹妹小棗也有ipad。

  難道她們就不擔心孩子無法自控嗎?

  對此,媽媽麥子說:如果不加控制反而不會激發他們強烈的的慾望,

  誰也做不到永遠不讓孩子一直不接觸網路,而且透過網路拓展知識面也是一種學習。

  但媽媽會擁有對電子產品的最終解釋權,

  比如他們不能隨意下載遊戲,下載之前需要申請,並同時需要解除安裝一款舊的遊戲。

  孩子有放鬆的時候,也明白父母和他們不是對立的,也會在父母的引導下,認識到沉迷手機的壞處,

  更多的去利用電子產品,而不是被電子產品綁架。

  興趣豐富的孩子不會只盯著手機

  對於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提到過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發展出更多的興趣以及親子動手給孩子設計一些“遊戲”。

  尤其可以設計一些有挑戰性、能夠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的遊戲。

  我有一個做老師的朋友,她發現孩子在疫情期間,上完一天的網課之後,就愛玩會兒遊戲。

  剛開始她也有點著急,但還是耐著性子問兒子,孩子也很直白的告訴她,就是覺得很累,想放鬆一會兒。

  沒有急著去評判兒子,但這句話也給了她很多啟發。

  她想起兒子以前特別喜歡打乒乓球,但這小半年都再沒出去,於是她想法設法給兒子弄了一個乒乓球檯。

  雖然她工作挺忙的,但還是會專門抽出一小時陪孩子玩。

  她看透了手機遊戲的上癮機制,於是在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她也變著法的誇讚兒子,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

  結果,兒子不僅手機摸得少了,和她的關係也更好了。

  孩子玩手機不可怕,

  可怕的是“令行禁止”讓我們和孩子形成了一種深深的對立。

  孩子玩遊戲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找到方法把手機的魔力成功遷移到其他活動中。

  制定家庭使用電子化產品的規則

  在制定規則時,我們可以用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我們滿足了孩子“平等”的心理需求時,他也會更願意主動地執行。

  比如規定一個“無手機時間”,父母和孩子都把手機放進一個“手機休息室”(比如,一個儲物盒或一個漂亮的小籃子)裡,

  大家毫無打擾地聊天、做遊戲、讀書……

  當爸爸媽媽因為工作需要暫時使用手機時,最好向孩子解釋一下,

  比如“爸爸需要回3個工作郵件”“媽媽需要開一個影片電話會議”,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並沒有違約。

  電子產品本是我們發明出來讓生活更美好的工具,千萬別讓他變成傷害孩子們的利器。

  對於孩子們來說,最幸福的成長,莫過於父母的陪伴;而對與我們來說,莫不如把這份焦慮化作對孩子正向的言傳身教。

  一個見識過書香世界、眼中有著日月星辰、心中充盈著父母鼓勵的孩子,自會願意把時間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擁有了最踏實的成就感和價值感,他又怎會沉迷於小小的一塊手機?

  所謂的手機問題,多數時候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

  無論何時,來自我們心底的愛和真誠的陪伴,才是滋養孩子們心靈的最溫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