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需要治療的身材矮小隻是比例很低的確實患病的孩子
■家長對“個頭不夠高”的焦慮,是一種內生的社會性焦慮,他們需要治療的是“心病”
■淡化身高焦慮,對人生價值的判斷更加多元、寬容,才是給予下一代成長更珍貴的禮物
“高富帥”“大長腿”“氣場兩米八”……夸人的話,似乎總能和身高掛上鉤。無論是明星出鏡、網紅直播,還是個人自拍……想美化形象,似乎都要把身高一再往上拔。近些年,人們對“高海拔”的追求肉眼可見地愈演愈烈。除了下功夫在語言和圖片等聽覺、視覺方面營造“繁榮”景象外,如今,從娃娃抓起,醫療手段也被越來越多人關注,更有孩子家長期望透過打性抑制針、生長激素幫孩子長大高個兒。
身高焦慮,打針即可解決嗎?
1
執念與不甘心
9歲左右的孩子,打一種“性抑制針”,大半年時間,花費就要近10萬元;或者聯合注射生長激素進行“雙打”,一年就將花費數十萬元。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髮育研究室主任李輝表示,生長髮育問題包括超重或肥胖,瘦弱、營養不良,身高發育異常,性發育異常以及智力發育異常等。“身高問題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但是這幾年,因為家長希望孩子的身高達到預期來就診的比例明顯越來越多了。”
14歲男孩小偉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某知名三甲醫院,訴求就是“打針、長高”。彼時,小偉的身高在班裡處於中下游,但已經高出他母親。“我還不到160釐米,就是因為自己個頭不高,才希望孩子不矮。”小偉媽媽說。對此,小偉爸爸也很贊同:“怎麼也得170釐米以上才行吧?”
“其實,很多孩子經過檢查評估後確認,他們的生長髮育是正常的,但是家長依然不滿意,希望能長得更高一些。”李輝指出,按照我國的標準,成年男性身高低於160釐米、女性低於150釐米才被定義為矮身材。
但不少父母心裡另有個標準。他們大多希望孩子的身高達到同年齡段身高的平均值以上。更有甚者,父母本身不高,卻把男孩180釐米、女孩165釐米作為期望值。
李輝介紹,兒童青少年身高的正常值範圍較大。“如果只有平均值以上才算正常,那豈不是有一半的孩子都不達標了?”她解釋,“其實身高在很大程度上由遺傳基因決定。當然,後天的營養、社會環境因素也會有一定影響。只要孩子的營養狀況良好,生長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就可以了,家長不必攀比。”
李輝直言,沒有用藥指徵的孩子,最好的長高方法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管住嘴、邁開腿,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只要把這些做到了,絕大多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採訪中,相關專家特別提到,當前影響青少年身高發育的重要因素是超重、肥胖。研究表明,女孩的超重、肥胖影響性發育,會導致青春期的啟動時間提前。一般來說,性早熟可使兒童骨成熟加速,骨骺也因之提前癒合,從而影響其成年身高。
“早些年,男孩性早熟的情況與女孩相比是偏少的。但是近幾年,在臨床中也確實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超重、肥胖男孩出現了骨齡、青春期提前。”李輝說。
2
打針,你想好了嗎
孩子是怎麼長個兒的呢?受訪專家表示,這要從兒童的骨骼結構說起。以大腿骨也就是股骨為例,它形狀像長長的啞鈴,兩頭粗大有圓頭,中間細長。其中,這兩頭圓的部分是骨骺,中間細長的部分是骨幹。骨骺與骨幹交界處有一層軟骨組織叫骨骺板。如果拍X線影像,就會呈現出一條明顯的線,即醫生常說的“骨骺線”。兒童的骨骺板的細胞不斷分裂增殖,靠近骨幹的細胞不斷鈣化變成真正的骨頭,使得骨頭一點點變長,孩子隨之長高。而到了一定年齡,骨骺板徹底骨化,骨頭就會停止增長。所以在成年人的X線片中,骨骺骨幹會變得渾然一體,再也找不到骨骺線。
打性抑制針,就是透過長期的藥物干預,抑制孩子的發育,讓身高快速生長減慢,以此贏得更多時間長身體。據業內人士介紹,該類藥物已在臨床應用了20多年。
當前常與性抑制針組成“搭檔”的生長激素類藥物,有更長的應用時間。生長激素是人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質,能促進骨骼、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長髮育,同時刺激骨細胞代謝、骨關節軟骨、骨骺軟骨生長,從而促進身高增長。生長激素類藥物由重組脫氧核糖核酸技術獲得,透過皮下注射進入人體以補充生長激素,在兒科的常見適應證有生長激素缺乏症、小於胎齡兒、特發性矮小症等。
受訪專家均表示,在臨床診療時,圍繞打針與不打針,有很多複雜的因素需要關注和考量。首先,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符合上述適應證,包括是否真正符合矮身材診斷,是否真的由缺乏生長激素、性早熟導致,還要結合家族身高史等。圍繞這些指徵,醫生要運用多種工具、監測方式、檢測技術對孩子進行全面綜合判斷。如採用兒童生長髮育參考曲線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用生長激素刺激試驗檢視孩子的生長激素水平,要對骨骺板進行X線檢測估測孩子的骨齡,還要排除基因導致的侏儒症……此外,糖尿病患兒、骨骺已經閉合、嚴重全身性感染等危重病人、活動性腫瘤或活動性顱腦損傷、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都不適宜使用生長激素。
有家長因為孩子沒有治療指徵被有的醫院勸退後,還會透過各種途徑到其他醫院找門路,甚至求偏方。對於這類家長,受訪專家均表示,經醫生診斷後不符合用藥指徵的,千萬不要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變高一點,就聽信小廣告、小偏方,或者帶孩子去不正規的醫療機構注射激素,以免造成健康損害和經濟損失。
專家還強調,性抑制針和生長激素類藥物並不是長高“神藥”,透過其取得的身高獲益是有限的,不可能超過遺傳身高的上限。“一般來說,特發性矮小症兒童長期用藥的獲益為3~7釐米。”李輝介紹,這是一個平均值,是否能增加,能增加多少,還取決於很多因素。臨床中常見到有家長被一些號稱打針後孩子長高二三十釐米之類的“典型案例”激勵得情緒高昂,“但其中有多少是打針的功勞?家長要理性判斷,醫生也要做好告知工作”。
“客觀地說,不管是性抑制針還是生長激素,目前看來安全性相對較高,常見的不良事件也較輕。”李輝指出,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必須在醫生的科學評估下謹慎使用。
全球超過50萬名患者的安全資料監測結果顯示:生長激素類藥物治療總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於3%。隨著上述藥物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有關其應用指徵、劑量、療效及安全性的研究也在逐漸深入。
對於醫生來說,主要的參考——骨齡檢查還存在技術含量高、參考標準不統一、個性化評估易有一定誤差等因素,生長激素刺激測試本身也並不完美,有時會出現一定誤差,因此不要急於給方案、下結論。“尤其是青春期兒童青少年發育的個體化特點突出,動態變化沒有統一規律,具有很多不確定性,醫生更要多些耐心,多用些時間觀察和評估。”李輝表示,這點尤為重要。
李輝建議相關家長,一定要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可以多找幾個醫生諮詢,多聽意見、理性思考。如果確需用藥,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注射,具體用量應依據患者的病情而定,要遵醫囑定期到醫院複診,並進行相關指標的測定。
3
青春期“恐慌症”
“青春期,多美好的字眼,怎麼到了有的家長那裡,就變得可怕起來?”李輝不解地說,“很多孩子甚至青春期還沒有真正啟動,骨齡跟實際年齡也相差不大,為了讓孩子長高,家長就要求直接打針。這完全不對!還有很多家長拿自己的經驗說事,發現孩子性發育比自己青少年時期提前,就認為孩子性早熟,這種經驗主義也要不得。”
據瞭解,青春期發育以身高突增、性徵發育、月經初潮等為主要評估指標。歐美資料顯示,1840—1960年的100多年間,初潮年齡從16歲降至13.5歲,平均以每10年提前4個月,之後穩定在13歲左右。
這樣的情況在我國也不例外。有研究顯示,北京市女童在1962年的月經初潮平均年齡為14.2歲,2010年為12.06歲,48年間提前了2.14歲,平均每10年提前5個月。近年來,國內部分地區調查資料也顯示青春期發育存在明顯提前趨勢。如廣東省廣州市6~7歲女童乳房發育比例達15%,上海市女童8歲前乳房發育的比例為17.2%。這些調查資料均提示,青春期發育提前是我國兒童生長長期趨勢中的普遍現象。40年來,我國兒童已經出現了青春期發育程序明顯前移。
研究還發現,青春期發育提前並不意味著身高尤其成年身高的降低。“因此,對個體兒童的生長評價應充分認識到青春期發育提前趨勢的存在,要結合身高、生長速度、性發育程度、骨齡及遺傳身高進行綜合評價,並進行追蹤觀察才能做出科學評估,以防對性早熟的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李輝強調。
在李輝看來,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好好呵護,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更要關愛孩子的心靈。一方面,身材矮小可能導致兒童心理障礙,影響兒童的正常學習和社交活動。但另一方面,過度傳導身高焦慮,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矮小孩子可能比身高相似且未接受治療的同齡人更容易沮喪和退縮。研究人員認為,每日的激素注射、頻繁的門診治療以及反覆討論身高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
有受訪醫生提到曾接診過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體重、身高都在正常範圍內,家長卻不滿意,非要讓醫生查這查那,“想辦法治治,幫孩子個頭躥一躥”。“其實看起來孩子一切正常,但家長非要查。查完一看,正如我所料,就給勸回去了。”該醫生無奈地回憶,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此後,家長又輾轉多家醫院檢查,“最後又來我這兒了,還是想打針”。
“我當時看那孩子,情緒特別不好,眼神灰暗,臉上滿是委屈,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跟他爸好好講解過後,我把孩子單獨留下來談了一會兒。我說,孩子你特別好,什麼問題都沒有。放心好好上學吧!下回你爸要再為這事兒帶你看醫生,你就說學校請不下來假。”這位醫生清晰地記得,聽了這番話,孩子的眼睛變得有神采了,整個小臉兒都亮了起來。
4
來自多方的“實錘”
眼看著以身高為就診原因的兒童越來越多,很多問題隨之浮出水平。是當今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高問題很突出嗎?是我國的矮小症發生率逐年增高了嗎?是高達近50%的兒童青少年身高增長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嗎?為此,李輝試著用大樣本、連續性的國家調查資料給出“實錘”。
經過對“中國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1975—2015年)和“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1985—2014年)的調查資料進行梳理,李輝發現,1975—2015年的40年間18歲的平均身高(近成年身高):男生由1975年的167.4釐米上升至2014年的172.7釐米,女生由157.0釐米增長至160.5釐米。
來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在選取1985、1995、2000、2005、2010和2014年6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中124099名18歲漢族青少年的身高資料並分析後也發現:1985—2014年,我國18歲男性青少年平均身高以1.3釐米/10年的速度增長,女性青少年增長速度為0.8釐米/10年。
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團隊的一項覆蓋全球的研究也顯示,中國人變得越來越高了。在1985—2019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長將近9釐米,增幅在近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目前,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水平甚至超過了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位列東亞第一。
長高的同時,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生長遲緩率也在逐漸下降。研究人員應用世界衛生組織標準評估我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的身高狀況。結果顯示,從1985—2015年的30年間,城區兒童生長遲緩率由5.92%降至0.75%,郊區農村由19.02%降至1.18%。
“這些變化充分說明,我國兒童的身高在改革開放以來有了明顯改善和提高,人群生長遲緩/身材矮小的發生率快速下降,而不是越來越多。”李輝指出,這意味著,真正需要醫療手段加以治療的只是比例很低的確有患病的孩子。家長圍繞孩子身高的種種“內卷”行為,以及一些兒童青少年自身對高身材的追求和對個頭不夠高的焦慮,其根源更多可能是一種內生的社會性焦慮。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表示,真正需要治療的不僅是身高,也要包括“心病”。“對美好未來的定義應該更加豐富,對個人優秀和成功的定義應該更有想象力,對人生價值的判斷應該更加多元、寬容。”一位受訪專家表示,“把這些理念傳遞給孩子,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有意識地轉變單一的審美觀,淡化身高焦慮,才是給予下一代成長更珍貴的禮物和呵護。”
採訪中,李輝特別提到,雖然近40多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高發育水平明顯提高,但近10年已從快速增長期進入緩慢增長期。因為由生活環境及營養狀況改善帶來的身高增長紅利已經逐步都發揮了出來。這也提示,現在的父母一輩比祖父母一輩個子高出一大截的歷史經驗,在下一代恐怕難以複製。新時代家長能做的,就是系統瞭解兒童生長髮育特點,尊重科學,不相通道聽途說,不因碎片化資訊而盲目跟風。同時,持續關注、監測孩子生長髮育情況,幫助孩子養成健康、合理的生活習慣,真正做到全面關心、適度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