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此時是北上的東南暖溼氣流與南下的寒潮搏擊的時候多地會出現冷暖交替、陰晴不定的天氣。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雨水“春捂”防寒,提升陽氣
從雨水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漸多。但冷空氣與暖空氣仍會頻繁較量,所以雨水節氣常出現“倒春寒”。
此時氣溫變化無常,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感冒、發燒。因此,雨水節氣仍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春捂應當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則,要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腳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與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絨服,下身的衣褲鞋襪卻過於單薄,不如加強腿和腳的保暖。
同時,雨水時節養生應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
陽氣是生命之本,是人體的一個免疫力體制,陽氣不足,人體免疫力低下,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變差。只有當陽氣生髮起來,人才能有很好的身體保護能力。
生髮陽氣,推薦大家多做以下幾件事:
推薦1:按摩腹部
每日上午10時前後及晚上睡前,仰臥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0次左右。
可強壯脾、胃、腸,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又可排除脾胃溼毒,腹部保暖,提高睡眠質量。
推薦2:拍一拍背
背部屬陽,適當拍打按摩背部可以提升陽氣。
拍打手法:手指併攏,掌心部位中空,沿著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覆幾遍;然後雙手搓熱,溫捂腰部,每天1次。
推薦3:多吃助陽的食物
比如韭菜、蔥、姜、蒜等。韭菜性味甘辛溫,具有溫腎助陽、益肝健脾、行氣止痛、止汗固澀等功效,春季多吃韭菜正合適。
日常的菜餚也可以多用蔥、姜、蒜等調味,也有助於提振陽氣。
推薦食譜:五辛盤
做法:將蒜、蔥、韭菜、香菜、茼蒿等辛散蔬菜洗淨切好,下鍋炒成一盤菜即可。
作用:此道菜有助陽氣生髮、驅寒殺菌、健脾寬胃的作用。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雨水
謹防溼寒入體,重點祛溼
到了雨水節氣,大自然的降雨量開始增加,溼氣過重時,人會感覺頭痛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食慾、皮膚起疹,甚至出現腸胃炎等問題。
因此,雨水節氣的第2個養生要點,在於謹防溼寒邪氣入侵體內。比如潮溼下雨天要減少外出,淋雨了要馬上換下弄溼的衣物等。
還有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洗頭問題,不是說洗頭不好,而是說洗完頭一定要及時吹乾,因為溼發不幹容易造成溼氣入體,從而引發頭痛或者肩頸疼痛。
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洗臉、洗手、洗腳或洗澡,這樣做會讓溼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溼寒滯留於手腳、關節,易引發痠痛,重則變形;溼寒滯留於頭,頭易疼痛。
想要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溼重
可以靠自我感覺:
- 中醫裡講“溼重如裹”,如果你睡眠時間很充分了,但起床後還總覺得很睏倦、乏力、頭沉,或是覺得身上有東西在裹著,懶得動彈,那麼就要懷疑身體裡是不是有溼氣了。
- 第2個方法是觀察大便,如果每次排大便都黏膩不爽快,衝馬桶總衝不乾淨,總有一些黏在馬桶壁上,那麼也說明體內可能有溼。
雨水飲食調理,養護脾臟
雨水時節,我國北方陰寒未盡,尚未入春;南方多數地區雖春意盎然,但早晚依舊溼寒。地溼之氣漸升,寒溼易傷脾臟,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祛風除溼。
唐代藥王孫思邈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故雨水飲食宜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藥、大棗、小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
少吃酸味食物,如烏梅、酸梅等。同時宜少食生冷油膩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
春月宜喝粥,建議用百合、芡實、蓮子、山藥煮粥以健脾利溼;還要多吃綠葉菜、甘蔗等多汁蔬果來潤養胃氣。
護脾祛溼推薦:芡實蓮子薏苡湯
用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共同入鍋煲湯即可。
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溼,陳皮能夠醒脾行氣開胃。
平補脾胃推薦:山藥丸子
先把山藥洗淨上鍋蒸熟,去皮;切小塊後,放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壓成泥;放鹽、胡椒粉、熟糯米粉拌勻,揉成球狀即可。
可搭配西蘭花、紅椒絲一塊吃。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可多食用一些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對脾胃虛弱的老人、兒童,可以把糯米與蓮子、山藥共熬成稀粥,不僅營養豐富、有益滋補,且極易消化吸收,可補養胃氣,古語有“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之說。
糯米不但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而且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不過糯米冷用或質稠時黏滯難化,反而影響脾胃,故而在元宵節時,像湯圓這種質稠的糯米制品,就不要多吃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另外,雨水時天氣逐漸轉暖,早晚溫差較大,風邪漸增,風多物燥,人體易出現皮膚脫皮、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此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
雨水適當運動,勞逸結合
每逢季節交替,人們都容易昏昏欲睡。尤其過年期間長期宅家,作息時間容易不規律。
其實,睡眠時間過長和過短都對健康不利。春季養生應當克服季節變化對睡眠的影響,注意早睡早起,適當運動,勞逸結合。一則動能生陽,二則汗能排溼。同時,運動也順應了春季陽氣生髮的特點。
經過一冬的蟄伏,早春時節,我們不宜做劇烈運動。
春天裡舒適又愜意的運動莫過於放風箏。放風箏時,人要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整個運動過程自然而然地活動了周身關節,促進了血液迴圈。風箏升起後昂首翹望,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不失為一種舒緩頸椎的好方法。美麗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放風箏的人自然身心放鬆、心情愉悅。這些對脾胃也能起到有益的調節作用。
【來源:重慶藥品監管】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