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肌肉萎縮”這個詞語,那麼什麼是肌肉萎縮?哪些人容易出現肌肉萎縮?出現肌肉萎縮時應該怎麼辦?
肌肉萎縮,是指人體的橫紋肌營養障礙、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肌肉體積縮小的現象。當人的肌肉結構處於廢用狀態時,最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症狀。
肌肉是由約80%的水和20%的有形成分組成,而有形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質,因此肌肉收縮的基本物質是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就是肌肉的收縮蛋白。廢用狀態下肌肉蛋白質代謝的變化主要表現為蛋白質合成率降低、分解率增加,導致肌肉蛋白總量的淨減少,這也是引起廢用性肌肉萎縮的直接原因。
另外,運動刺激可以使骨骼肌增強,肌動球蛋白的升高會使骨骼肌收縮蛋白在量和質上會發生變化。如果長時間不運動,一部分肌動蛋白髮生分子變性,肌動蛋白的活性便會明顯下降。廢用狀態下,肌肉活動減少,肌肉受到的牽拉刺激也隨之減少,使肌肉的張力下降,肌緊張度明顯降低,從而產生肌肉萎縮。
當出現肌肉萎縮時,應該如何進行恢復鍛鍊呢?
有針對性地進行運動
鍛鍊時,在不增加運動次數和運動時間的前提下,逐漸增加運動器械的重量,使肌肉產生越來越大的力量來克服它,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鍛鍊。
掌握好運動量
可根據自身的肌力基礎而定,一般需要超過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氣能舉起6公斤的沙袋,那就要挑選4公斤以上的沙袋進行練習,然後隨著肌力的增加,沙袋的重量也需要相應增加。
掌握好運動節奏
鍛鍊並非越多越好,但是間隔的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來說,每天或者隔一天鍛鍊一次為好。具體時間可以視疲勞程度以及疲勞消除的情況而定。
生命在於運動,無論是作為廢用性肌肉結構患者,還是作為普通人,適量的運動都會使我們的肌肉得到有效的鍛鍊,趕緊運動起來吧!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二中高階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