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實就具有這一特點

進補的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實就具有這一特點,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澀。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溼止帶的功能。其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極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人體經過服用芡實調整之後,再服用其他補品消化系統就能適應了。

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是收澀藥、補腎藥、健脾藥。 有補中益氣,益腎固精,除溼止帶的功效。別名雞頭實,常用於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歸脾經、腎經、心經、胃經、肝經。

生芡實生品性平,澀而不滯,補脾腎而兼能祛溼。用於夢遺滑精,小便不禁,兼溼濁者尤宜;炒芡實專於補脾止瀉,用於脾虛洩瀉,小兒疳症。

所以生芡實以補腎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

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芡實甘平。補氣,益腎固精,耐飢渴。治二便不禁,強腰膝,止崩淋帶濁。必蒸煮極熟,枚齒細咀,使津液流通,始為得法。鮮者鹽水帶殼煮,而剝食亦良。幹者可為粉作糕,煮粥代糧,亦入藥劑,惟能滯氣,多食難消。禁忌與蓮子同。其莖嫩時可茹,能清虛熱。根可煮食,祲歲濟飢。葉一張(須囫圇者),煎湯服,治胞衣不下。

芡實效能與蓮子相似。主要有補脾胃和澀精、止帶、止瀉的作用。收澀性較蓮子強。可單用煮粥或研末、煎湯服。常與蓮子同用。新鮮的帶殼用鹽水煮了吃,乾的可以打粉做糕點,既能煮粥吃也可以入藥,也是藥食同源的好材料。芡實性質較固澀收斂,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一般人也不適合把它當主糧吃。

芡實宜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嚥,一次不要吃太多。芡實宜與蓮子肉、山藥、白扁豆之類食物一同食用。

常用的芡實食療方有芡實粥、核桃芡實粥等。

芡實粥

功效:芡實營養價值較高,效能與蓮子相似,主要有補脾胃和澀精、止帶、止瀉、補中益氣等作用,為滋養強壯性食物。

材料:芡實、糯米、白砂糖

做法:芡實用新鮮者搗爛如膏,乾的研如粉;糯米淘洗乾淨,兩者同煮成粥,食時加少量白糖。

芡實桂圓粥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適用於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者。

材料:芡實、桂圓肉各15克,白糖、粳米各60克,白蓮子6克。

做法:蓮子洗淨去心;芡實去殼,洗淨,搗碎;粳米淘洗乾淨後,加入芡實、桂圓肉同入鍋,加適量水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溶化後即可。

核桃芡實粥

功效:補脾腎,填精益智,主治脾腎兩虛之健忘。對脾腎兩虛、智力日漸減退者常食效果更佳。

材料:胡桃仁30克,山藥30克,芡實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以材料入鍋,煮成粥即可。

芡實食用宜忌:

芡實適宜婦女脾虛白帶頻多,腎虧腰背痠痛者食用;適宜老年人尿頻者食用;適宜體虛遺尿之兒童食用;適宜豎虛夢遺滑精、早洩、脾虛便澹、慢性腹瀉者食用。

芡實性澀滯氣,一次忌食過多,否則難以消化。平素大便乾結或腹脹者忌食;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4 字。

轉載請註明: 進補原則是既要營養滋補,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芡實就具有這一特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