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便進入了"無懶覺"的階段,定時定點起床成為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配合家長完成起床的步驟,總要經歷一番"鬼哭狼嚎",才能急匆匆出門。

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起床,也是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以下的兩種情形,相信我們都感同身受。

情景一:孩子被叫醒上學,但是起床氣頗重,在床上大發雷霆,哭鬧不止,媽媽忍無可忍,扯著嗓門,一遍遍訓斥著孩子,儘管孩子還是睡眼惺忪,還是強行給孩子穿上衣服,並把孩子拖到洗手間,讓孩子洗臉刷牙,孩子拒絕後,媽媽終於忍無可忍,開始暴打孩子。不僅這些,周圍鄰居也可能因此遭殃,每天都在這對母女的喊鬧中開啟新的一天。

情景二:為了能讓孩子乖乖起床,家長只能千依百順。有一位7歲的孩子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要喝奶,不喝就不起床,賴在床上軟硬不吃,媽媽無奈只能滿足孩子的要求,每天在準備叫醒孩子時,已經給孩子衝好奶粉。喝完奶粉,還得給孩子穿好衣服,幫孩子洗臉刷牙,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才能順利出門。

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起床難"成為每個家庭的難題,很多家長對此束手無策。第一種情景,只會讓孩子和自己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影響一整天的心情,並且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厭學的情緒,親子關係也會持續惡化,更不可能養成自覺、自律的行為習慣。

第二種情景的家長其實就是在扮演一個"保姆式"的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起床,不管什麼要求和條件,家長都會無條件答應並且順從,長此以往,會成為孩子制衡父母的行為。如果有一天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會讓孩子覺得錯誤不在自己,而在父母,是父母的問題,並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還有的父母對於孩子起床這件事,抱著佛系態度,認為孩子起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因為不起床造成遲到,就讓孩子自己承受後果,父母無法代替。讓孩子經歷一次,自然就知道以後該如何做了。

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其實,早有研究表明,如果能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早上孩子會自然醒來,根本不用父母費心思叫醒孩子,相反,如果孩子晚睡,第二天早上會推遲自然醒來的時間,如果被父母強行叫醒,孩子還處於熟睡狀態,此時,很容易引起情緒不穩的情況發生。

而早醒賴床和熟睡中被叫醒的孩子完全是兩種狀態。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能自覺起床,克服"起床難",父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調整。

提前孩子睡覺的時間,不做"夜貓子"。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專家所做的一項新的研究給出了每個年齡段人們所需的睡眠時間。新生兒需要睡14個小時到17個小時不等,而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如果想要在7點起床,家長要把孩子的睡覺時間提前到晚上八點半至十點。

這樣既有利於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又可以讓孩子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不至於情緒不穩,或者有"起床氣"。

如果孩子很晚才睡,和父母一樣做"夜貓子",那就別指望孩子在第二天能準時起床了。

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叫醒方式要恰當。

很多家長叫孩子起床的方式特別極端,直接掀開孩子的被子,或者猛然拉開孩子臥室的窗簾,讓陽光直擊孩子的眼睛,或者幾連催,不給孩子緩衝的時間。這些方式都過於急躁,讓孩子無法接受。

在這裡,我推薦一個小技巧,也是我百試不爽的,但是需要一個適應期,慢慢讓孩子接受。我們需要給孩子起床預留5-10分鐘的時間,這個時間裡,我們可以和孩子溝通,聊天,幫孩子甦醒,比如說今天會有什麼好玩的事情,會去哪些有趣的地方,穿什麼好看的衣服等,勾起孩子起床的慾望。

之後可以和孩子約定,我們一起倒數十個數或者二十個數,然後就要果斷起床了。一般在第一次的時候,孩子可能不會太配合,但是家長要有底線和原則,數完了就得起,因為不可以說話不算數。第二次,第三次,你會發現孩子會願意遵守這個遊戲的規則。而這種方式最終也成為了孩子在週末叫醒我的方式,讓我不得不以身作則。

孩子"起床難",很多時候和父母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在最初運用極端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起床這件事。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並能遵守起床約定,逐漸形成自律的習慣,那麼這個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3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起床難",家長忍不住暴打,試試這種叫醒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