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很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健康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懂禮貌的人總會收穫更多喜愛和歡迎。讓孩子學會講禮貌是我們家長的必修課,但是有些"中國式禮貌"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幫助,還會慢慢毀掉孩子很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寶媽習慣於"中國式禮貌",沒想到害了娃

林女士有個女兒,孩子長得白嫩漂亮,性格非常乖巧懂事,學習更是努力認真。這樣的孩子,任誰見了都要說一句"神仙女兒""別人家的孩子"。

林女士每次帶女兒出門遇到朋友的時候,孩子總會被誇"太漂亮了"。她一邊暗暗感到高興,一邊想著說不能讓孩子太"飄",便在別人誇孩子相貌時回答:"好看有什麼用,膽子太小了。"

而當女兒獲得好成績,被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表揚之後,林女士總能收穫到其他家長和鄰居羨慕的目光:"你家孩子很聰明啊,學習成績太好了吧!"

聽到類似的誇讚,林女士心底引以為傲,面上卻保持著禮貌,謙虛道:"她的水平也就一般吧,她也就成績還說得過去。"

女兒學習了彈鋼琴,會彈一些簡單的曲子,幾位親戚來家裡作客看到鋼琴,好奇之下談論起來,表示很想看看孩子演奏。林女士讓女兒去彈一曲,孩子卻因為害怕而特別抗拒,縮在她身後。

這讓林女士覺得很沒有面子,認為女兒給自己丟人了,於是她斥責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給家人們表演一下又沒什麼大不了,真是太沒用了。"林女士沒發現的是,孩子一天天長大,笑容卻少了很多,整個人都變得沉悶。


分析

林女士總在外人面前否定孩子的缺點以及獲得的成績,並且還自以為是地要求孩子按自己的命令列事,孩子抗拒,她就覺得是孩子沒禮貌。

這些行為,都是"中國式禮貌"的表現,它不僅不能讓孩子學習到謙虛、禮貌的品質,反而還會讓他們因為過度的打擊而變得自卑。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1、強迫孩子大的讓小的

不論是在家庭裡還是在外與人交往,我們都希望年紀大些的孩子能主動呵護年紀小一些的孩子,但很多家長搞錯了方式。

家長們一味地告訴孩子"你是姐姐/哥哥,要讓著弟弟/妹妹",卻忽略了孩子也是孩子,他們雖然年紀比其他孩子大,但並不代表需求就該被無視。

2、對孩子獲得的成績過度謙虛

謙虛是美德,孩子獲得好成績之後,家長適當的謙虛可以給他們樹立榜樣,讓他們不驕不躁。可有的家長卻"過度謙虛",在別人誇孩子的時候不停地貶低孩子、強調孩子的缺點。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他們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就是不優秀,於是越來越不自信。

3、不顧孩子意願將他們的東西送給別人

很多家庭都有這種情況,親戚朋友帶小孩來家裡玩,小朋友看上了自家娃的一個玩具,父母便大方地說:"可以啊,隨便拿!"父母和小朋友是高興了,孩子卻難過了。

父母不經孩子允許就將他們的東西送出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他們會非常難過傷心。有的孩子會模仿父母的做法,長大成家後也不顧孩子意願擅自處置他們的物品,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

育兒寄語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當然應該給予適當的教育和激勵;但當孩子做得好時,他們更需要的是家長的肯定,這會讓孩子有自我認同感,變得越來越自信、優秀。同時,孩子的物品所有權需要得到重視,家長們在處置他們的物品前,別忘了問問他們的意見,用引導代替專制。

今日互動話題:你有這3種"中國式禮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