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餵養寶寶是件操心事,尤其是新手寶媽,經常不知道該喂多少量。

擔心喂多了會消化不良,喂少了又會讓寶寶餓著肚子,缺乏生長髮育的充足營養。

尤其發現寶寶頻繁吃奶時,就容易不自信,懷疑自己奶水不足;寶寶太過胖乎乎,更擔心餵養過度,將來患肥胖症……

案例

身邊有個朋友,寶寶剛生下來體重有些偏輕,還在醫院觀察了幾天。

因此,後期餵養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趕緊跟上成長步伐,餵奶特別頻繁。她想多吃營養就好,發育得好,誰知孩子不僅沒有長胖,腸道反而還出了毛病。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其實這種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媽媽都擔心孩子吃不飽,甚至從剛出生要一直擔心到孩子長大後。

但寶寶的食量是有限的,儘管一直在發展,但能裝的食物還是很少。吃得過多反而會使本就脆弱的腸胃負擔加重,那麼,如何把握好餵養量呢?

寶寶的胃容量發展

以出生時6斤重的新生寶寶為例,養育過程中他的胃容量是怎麼變化的呢?

1. 出生第1-2天,胃口像豌豆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5-7毫升;

2. 出生第3-6天,胃口像葡萄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30-60毫升;

3. 出生第1-6個月,胃口像草莓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60-90毫升;

4. 出生第6-12個月,胃口像柚子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90-480毫升;

5. 出生一歲以後,胃口像小白蘭瓜一樣大,家長的餵奶量應該控制在950毫升。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儘管這只是一個大概參考,但爸爸媽媽們也要心裡有數,不要超出太多。別因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到最後反成了“過度餵養”。

相較而言,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易過度餵養

母乳餵養的寶寶吃飽時,一般都會主動吐出R頭,他們是可以自己控制吃奶量的。

但奶粉餵養的寶寶就不一樣了,他們是被動吃奶的,一般不能自主選擇進食量。

因此,這對媽媽來說是項挑戰,很容易喂得不夠量,導致寶寶不睡覺、愛哭鬧;可若調整得太過,衝得太多,寶寶就會吃撐,或剩了很多形成浪費。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為什麼奶粉寶寶更容易過度餵養?

原因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寶寶吃了含有脂肪的母乳後,腸道內幫助調整攝入和消化的的膽囊收縮素會被釋放出來,讓寶寶產生一種飽腹感。而吃奶粉的寶寶膽囊收縮素釋放量更少,因此很難有飽腹感,很容易吃多。

②吃母乳的寶寶要用很大的力氣,就是我們常說的“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再加上母乳會隔1-2分鐘才分泌更多,能靈活調節,因此寶寶比較容易控制量。而使用奶瓶時,奶水的流動速度快,媽媽們使用的奶嘴尺寸也常常不合適,就會讓寶寶進食速度加快,容易過量。

③奶粉和乳汁的代謝不一樣:乳汁裡含有脂肪連線蛋白和瘦素,可以讓寶寶的機體調節能量代謝得到更好的幫助,其中的營養成分也容易被吸收,BMI指數更偏向健康。而吃奶粉的寶寶,由於營養成分的利用率更低,因此需要進食更多量才能滿足需求。

④調配奶粉時容易給多: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多吃一些,衝調時也沒有控制好量。加上吸食奶嘴時寶寶覺得很舒服,會貪嘴,因此常常容易喝太多。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因此,照顧奶粉餵養的寶寶,媽媽們需要更加細緻的觀察力,才能判斷他們是否吃飽。

寶寶是否吃飽,有以下表現

1)吃奶時的狀態

寶寶特別餓的時候,首要的任務就是填飽肚子,因此會非常大力地吮吸奶嘴,注意力也會集中在進食上。

而寶寶吃飽時,吮吸的力度和速度都會變慢,還會出現心不在焉的感覺,東張西望的。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2)體重變化正常

6個月以上大的寶寶體重平均每個月增加500克,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重平均每週增加125克或每個月增加600克。

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說明寶寶補充的營養是剛剛夠的。

3)排便量和狀態

如果寶寶每天進食量足夠,通常會排小便8-9次,排金黃色的稠大便4-5次。

而沒吃飽的話,則會拉綠色的稀大便,尿量也比較少。

即便寶寶已經開始新增輔食了,也要以奶為主要食物,每天的喝奶量要大於600毫升。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但每個寶寶的進食量都不同,不管書籍還是資料記載的餵食頻率、餵食方法和餵養量,都不一定完全適應自己的寶寶。

因此,媽媽們唯有多觀察才能瞭解寶寶,發現其進食規律和習慣,做好更好的餵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7 字。

轉載請註明: 總擔心寶寶吃不飽,最後成了“過度餵養”?寶寶是否吃飽有表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