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是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見的主食。《黃帝內經》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穀”是植物高度精華的濃縮,吸納了天地宇宙的精華,在古代多指稻、黍、稷、麥、豆等五種穀物。“五穀”類食物性味多甘平,大多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調中等作用,作為人們主食的同時,也可預防和治療脾胃虛弱、神疲乏力、噁心嘔吐及大便稀溏等症狀。在中醫看來,不同的米功效各有不同。
黑米:最補腎。中醫認為,黑色屬於五行之水,曰潤下,屬腎,故民間有“逢黑必補”之說。古農醫書中記載,黑米有“滋陰補腎,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潤腸”“滑溼益精,補肺緩筋”等功效,可入藥入膳,對頭昏目眩、貧血白髮、腰膝痠軟、夜盲耳鳴等症狀療效尤佳,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因此,人們俗稱其為“藥米”“長壽米”。由於它最適於孕婦、產婦等補血之用,又稱“月米”“補血米”等。經常食用黑米,有利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髮、眼疾、腰膝痠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值得注意的是,黑米米粒外部有一層堅韌的種皮,若不將其煮爛,不僅米中大多數營養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故煮粥之前應先將米浸泡一夜。
糯米:最排毒。中醫認為,糯米色白,屬於五行之金,曰從革,屬肺,故在《本經逢原》中記載:“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且利小便。”即糯米具有補中益氣、養胃健脾、固表止汗、止瀉、安胎、解毒療瘡等功效。《食性本草》中這樣描述糯米:“能行榮衛中血積,解芫菁(一種甲蟲)毒。”對糯米的解毒之說,亦有解釋為糯米黏膩,且因生長過程吸收大量陽光,屬性為陽,故食用適量糯米能夠黏粘毒氣而補充陽氣。
粳米:最滋陰。《神農本草經疏》指出:“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粳米不僅僅是飽食之物,藥用價值也不容忽視。《滇南本草》載其可治一切諸虛百損,補中益氣,強筋壯骨,生津,明目,長智。簡單說,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及病後體弱等症狀,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粳米粥中最上層的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人體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最適宜病人、產婦和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粳米做飯時,淘洗次數不宜過多,不要用手搓,以免營養流失。
小米:最健脾。明代醫家李時珍曾言:“粟(小米)之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渴洩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洩腎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中醫認為,小米性溫,入脾、胃、腎經,最重要的作用是補益脾胃。養髒先健脾,經常食用小米粥有助補中益氣,尤其是老年人、孕婦以及脾胃不和的人群應經常食用。中醫食療常用小米治療失眠、頭疼、精神倦怠、皮膚出油、頭皮屑增多等病症。小米不僅可和豆類一起煮粥,與紫米、玉米糙、紅豆、綠豆、花生豆、紅棗一起煮也是不錯選擇。
薏米:最養顏。薏米又稱薏仁、苡仁、苡米等,《本草綱目》記載:“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祛溼。增食慾,治冷氣,煎服利水。苡仁根搗汁和酒服,治黃疸有效。”故中醫認為,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胃、清肺熱、止洩瀉等作用。後代醫家也指出:“肥人多痰溼”,需健脾胃、滲溼。薏米既可作為食物飽腹,又同時是一味利水滲溼、健脾胃的良藥,有美容瘦身之效。需要提醒的是,薏仁性偏涼,孕婦、嚴重的脾胃虛寒患者以及虛冷症、體質虛弱、常出現嘴唇乾裂、口渴的人群,不適宜長期服食薏仁粥或單純的薏仁食品,以免出現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