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節。吃粽子、掛艾葉、沐蘭湯、飲雄黃酒,傳統習俗中蘊含了古人的養生之道,也包含著古老的防疫觀念。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最早的“健康防疫日”。
猴痘疫情近日在歐美多國蔓延。據瞭解,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算是“近親”,都屬於正痘病毒。不過猴痘的人際傳播“效率”遠低於天花,症狀也明顯輕於天花。
因為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屬一個病毒家族,所以針對天花病毒的疫苗對猴痘病毒也有保護效力。世界衛生組織證實,觀察性研究表明,接種天花疫苗在預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約為85%。專家表示,目前猴痘的治療方式還沒有經過安全驗證,不過若要控制猴痘疫情暴發,可使用天花疫苗、抗病毒藥物以及牛痘免疫球蛋白。在消滅天花後,我國已對牛痘進行了封存,以備不時之需,相關技術人員表示,相關疫苗“若有戰召必回”。
天花,曾如陰雲一般籠罩人間數千年,至少奪去了5億人的生命。然而隨著1961年中國最後一名天花病人胡小發痊癒出院,我國僅用了十一年時間,就消滅了困擾人類千年的瘟疫,比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亞洲消滅天花的時間整整提前了14年。天花在中國是怎樣被消滅掉的?是誰消滅了天花?中國又為人類消滅天花作出了哪些貢獻?這背後有個不得不提的名字,他就是中國生物製品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齊長慶。在中國消滅天花的戰鬥中,他居功至偉,在新中國狂犬疫苗的研製中,他也功不可沒。
新中國消滅天花的功臣
中國是最早能夠對付天花的國家。在清代朱純暇《痘疹定論》載有這樣一則故事:宋真宗時的丞相王旦,一連幾個子女都死於天花,老年又生了一子,取名王素。王旦擔心兒子重遭不幸,經醫師推薦,說四川峨媚山的一位“神醫”善種痘,百無一失。王旦立即著人請來。神醫將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吹進王素的鼻孔後預防成功。這就是後來流傳的人痘接種術。天花病毒一旦感染後會產生永久的抗體,一生不會再得天花。清朝時,種痘已經在民間普遍推廣。1688年,俄國派人來中國學習人痘接種術,隨後引起了更多國家的注意和效仿。“中國方案”保護了世界各地無數人的生命,但遺憾的是被接種的人仍有2%的死亡率。
18世紀末,在人痘接種術的啟發下,英國鄉村醫生琴納從牛身上發現了天花病毒的近親,開創了牛痘接種法,並開始在全世界推廣。1805年,牛痘接種法傳入中國,而生產天花疫苗的毒種,也全部來自國外。對此,無數有識之士耿耿於懷。
1926年,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下定決心,要用中國的毒株生產中國的疫苗!他就是齊長慶。
1896年12月26日,齊長慶生於北京一個衰落了的滿族鑲黃旗家庭,自小即厭煩死讀經書,因而成績平平。進入青年時期,由於時局混亂,只能輟學在家務農。他少年時立志:“不為良相,但為良醫”。
1926年2月,一名天花病患者來到醫院,齊長慶和他的助手李嚴茂提取了患者身上的病毒,接種到猴子的皮膚上傳了2代,再接種到家兔的皮膚和睪丸上傳了5代,又接種到牛的皮膚上傳了3代,經過十代減毒之後,一種免疫力好、副作用小的天花痘苗毒種“天壇株”就此誕生。
不遺餘力守護生命的“火種”
天花痘苗毒種“天壇株”研發成功時,齊長慶30歲,李嚴茂才18歲。不久後抗戰開始,兩人從北平逃到昆明,顛沛流離,路途艱險,一路上李嚴茂貼身攜帶著“天壇株”,悉心保護。
“天壇株”需要冷凍儲存,沒有冰箱,李嚴茂到處找水井,將“天壇株”用防水材料包好沉到水底。歷史證明李嚴茂的保護是值得的,新中國成立後,齊長慶被任命為衛生部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使用“天壇株”來製作天花疫苗。這款疫苗在1950年一經推出,便開始全民免費接種。到了次年夏天,本來疫情極為嚴重的北京和上海,再也看不見天花的蹤影。
1954年,因為全盤學習蘇聯,齊長慶被要求用蘇聯的“莫洛佐夫病毒株”替代“天壇株”製作疫苗。相關主管部門提出“不要留戀過去的老工藝老毒株,除了蘇聯的毒株外其他的毒株一律銷燬。”齊長慶無奈接受了這個命令。1960年莫斯科暴發疫情,蘇聯疫苗的副作用大規模顯現。“天壇株”的作用終於被正視,可毒株都毀了,怎麼辦呢?
這時李嚴茂說話:“‘天壇株’還在!”原來李嚴茂實在不忍心銷燬自己的研究成果,把“天壇株”用油布包裹起來,不貼標籤,藏在冷庫角落裡。萬幸,“天壇株”就這麼被保護了下來,繼續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一直到1980年天花病毒被徹底消滅,“天壇株”都是我國天花疫苗的主要使用毒株。
現在,“天壇株”已經成為多種重組疫苗的載體,除了天花疫苗、乙肝疫苗外,世界上第一個全面進入二期臨床實驗的艾滋病疫苗也是以“天壇株”為載體重組的。
那些廢寢忘食、黑白無休的日子,齊長慶帶領助手和時間賽跑,與病毒抗衡,為全人類帶來對抗病毒的有效屏障。
他注重實踐,凡事要親力親為。在初次生產痘苗時,他親自觀察痘皰生長情況,日夜守候在牛舍育皰間,仔細地記錄、觀察痘皰發育變化,從出疹一直到灌漿結痂。他重視生產安全與產品質量,嚴格遵循“生物製品工作無小節”“生物製品無次品”的標準。齊長慶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疫苗事業,讓我們向齊老致敬!
斯人已逝,但他們留下的疫苗,仍然在保護我們。今天我們面對病毒的底氣,和當年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仍沒放棄研發的步伐密切相關。
端午節蘊含著中華民族抗擊病疫的深切記憶和文化烙印,在這個祛病防疫的傳統節日裡,讓我們一起,致敬在中國消滅天花的戰鬥中居功至偉的功臣。
資料來源:《國家記憶》
策劃:楊月
文案:安俐
設計:安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