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智慧化就醫給市民帶來便利

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智慧化就醫給市民帶來便利

西城區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引入送藥機器人

25秒內完成四項預檢分診、用6平方米“智慧無接觸發熱哨點”解決80平方米才能實現的“三區兩通道”、無接觸影片複診、送藥機器人……在西城區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北京青年報記者切實體驗到智慧化給市民就醫帶來的便利性。

無接觸預檢分診

不會用手機也能25秒透過

要想進入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最先過的一道關就是智慧無接觸預檢分診系統。患者張奶奶在門口,先是將醫保卡遞到透明隔板另一側的工作人員手中。兩秒鐘後,醫保卡中的資訊被讀卡器記錄到了電腦。隨後,她摘下口罩對著透明隔板另一側的攝像頭,工作人員按下快門拍照。

註冊成功後的張奶奶透過“掃臉”直接實現了健康寶和身份資訊關聯認證,她來到閘機前聽從語音提示回答了有無發熱、呼吸道等症狀以及流行病學史情況,同步完成體溫檢測。閘機門自動開啟,就這樣,大約25秒,不會使用手機的張奶奶完成了預檢分診。

而幫助張奶奶便捷完成進院的作業系統叫做智慧無接觸預檢分診系統。這是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探索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新舉措之一。據瞭解,按照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在患者進院之前務必做好預檢分診的“四件事”:流行病學史的調查、北京健康寶查詢健康狀態、身份資訊登記、測量體溫。

“我們每天有超過1400人的患者前來就診,當初為了完成這四件事,專門配備了22名醫護人員。再加上好多患者是60歲以上的老人,不太會使用智慧手機,既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也使得分診的時間過長。”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琤琤說。為此,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把“面對面”的工作全交給機器完成,透過聯手專業部門開發“掃臉”查詢健康狀態的大資料庫,同時完成健康狀況查詢、登記和測溫三件事,實現了無接觸智慧預檢分診。

用6平方米解決

80平方米才能達成的目標

接下來,韓琤琤又把北青報記者帶到了一個標有“智慧無接觸發熱哨點”裝備前,這個專門用於對發熱患者進行體溫篩查、資訊登記、標本採集、隔離轉診、資訊報告、空氣消毒等的方艙從中間一分為二,各自只有3平方米,形成醫生端方艙和患者端方艙兩部分。醫患方艙之間透過玻璃隔斷相連,彼此相視但可全程不接觸,透過電腦一體機和一鍵通可視電話等裝置,醫生與患者之間進行可視可聽的無障礙交流。“我們僅用了6平方米,就解決了80平方米才能實現的清潔區、半汙染區、汙染區和人流通道、物流通道‘三區兩通道’的院感管理目標要求,是全市的首創。”

病人大夫不見面

“送藥機器人”來取藥

而在全科室頻診室,前來就診的人員進入後就坐在電腦前,與在科室裡的大夫連線遠端影片後,就可以問診、開藥及健康指導。那麼,開藥取藥怎麼辦?樓道里穿梭著的“送藥機器人”就派上了用場,行走於坐診醫生、藥房之間,免去患者在醫院中走動、排隊取藥的環節,病人不到10分鐘就可測體溫、預檢分診、登記、掛號、看病、處方列印、繳費、取藥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此種模式,可以分流人群,避免病人聚集,減少交叉感染。目前採用影片複診的門診量已經佔到中心門診量的70%,有望繼續擴大。”韓琤琤說。

家庭醫生簽約率已超96%

對於一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最重要的就是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這種服務能有效增加患者與大夫之間的黏度與信任。”韓琤琤介紹說,中心一個醫生團隊要負責2000個簽約人,為其提供生命全週期健康服務。

家住新明衚衕的周自仲自從2015年簽約成為謝妍大夫的病人後,就成了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常客”。因為有些糖尿病併發症的反應,趕緊又掛了謝妍的號,謝妍詢問了病情,給他新開了幾樣藥,剛好同一個“醫聯體”的北大醫院的汪波大夫有空閒,於是謝妍又與汪波打開了影片,就周自仲的病情進行了個小型會診,這樣周自仲心裡更有底了。“原來我經常去大醫院看病,路遠不說,還不好掛號。自從簽約後,步行個幾分鐘就能看上病,而且謝大夫還了解我的病情,如果出現嚴重的病情,就可以立即轉診到北大醫院或人民醫院,還時不時地來個會診,真是太方便了!”

據瞭解,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家庭醫生的簽約率已經超過96%。文/本報記者 解麗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延伸

西城區社群衛生布局“15分鐘”服務圈

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正是西城社群衛生服務的一個縮影。據瞭解,西城區規劃設定社群衛生服務中心15個,社群衛生服務站82個,實現了“15分鐘”服務圈。建立社群家庭醫生團隊271支, 家庭醫生作為廣大患者最方便、及時的求醫物件,承擔著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與及時轉診、預防保健、康復治療和慢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

同時結合區情,西城區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老年醫療服務體系。經過多年探索,成功引領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目前,全區運營的38家養老機構與附近15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及相關醫院,透過醫療機構運營養老機構模式(指復興醫院和銀齡老年公寓模式)、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協議合作模式、養老機構內部設定獨立醫療機構模式、聯建模式等四種醫養模式,完成了醫療和養老資源的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識講座、慢病管理和用藥指導、鼻飼、導尿等服務。

此外,在疫情期間,271支家庭醫生團隊全部下沉社群,與15個街道259個社群居委會無縫隙對接,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 文/本報記者 解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67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勝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智慧化就醫給市民帶來便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