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壽命長短的不是衰老,而是疾病與“它”,卻常被忽略
有研究認為,人的自然壽命大約是人體青春期發育年齡的8—10倍,假如一個女性的青春期發育年齡是12歲,那麼按照這理論來推算的話,該女子自然壽命大約在96——120歲之間。男性發育年齡一般比女性要晚1—2年。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實際壽命能到這個區間的非罕見。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佈,2019年人均壽命資料顯示,日本人均壽命83.7歲,再次蟬聯榜首。我國人均壽命為76.1歲,排在第53位。此外,女性平均壽命普遍比男性高,與上述理論截然相反。
雖然如此,但是我們並沒有完全否定以上的研究結果,因為我們的實際壽命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之外,還有就是一些疾病、意外或意外而導致的疾病等。
決定實際壽命長短的,不是衰老,而是疾病與不良情緒
人體的死亡,幾乎都不是由於衰老而導致的器官自然衰竭,大多是因為疾病,或者是意外,很多人都是在病床上或者是輪椅上度過了自己的晚年。
人體步入老年之後,隨著交際圈子的縮小,子女又很忙,可以傾述表達的物件減少,倍感孤獨。加上運動系統功能下降,也不太喜歡運動,體質一天天減弱。情緒低落,最終被疾病纏身。
鍾南山院士也曾表示,人體是有免疫能力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帶癌細胞,為什麼沒有爆發,是因為人體自帶NK細胞,這是一種可以“對付”癌細胞的“護衛隊”,只有它“戰鬥力強大”,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好,而長期有負面情緒,壓力過大,這對NK細胞是有“殺傷力”的。可見情緒和疾病真的是有關係。
老年人養生,重在情緒管理
情緒能改變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功能,長期壓力大、焦慮或抑鬱、緊張就容易導致失眠,影響食慾。同樣的年紀,心態樂觀的人,總是給人精神飽滿的感覺。所以,老年人養生,重在保持樂觀心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具體注意以下幾點:
1、懂得知足
所謂知足者常樂;當人體步入老年期之後,要滿足於現狀,對生活不要做過多的奢求。事業上少一些功利心,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多一點時間給自己,給自己生的親人。
2、多行善積德
步入老年之後,條件較好的,可多給別人一些幫助,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在這過程中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也可以讓自己生活更加充實,幸福感也會增強。
3、每天堅持合理的運動
具有運動能力的,要堅持運動鍛鍊;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提高人體代謝與排毒功能,同時還可以釋放不良情緒,在運動過程中,還可以結交一些同伴,多些積極健康的社交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
4、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比如下棋,種花或者養些小寵物,釣魚、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運動系統功能下降,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以舒緩的有氧運動為宜。運動過程中不能過激,以免發生意外。
有統計顯示,一些老年人步入高齡之後,容易發生一些意外摔倒,之後就一病不起。需要專人的照顧,在臥榻上或輪椅上度過晚年,生命往往也進入的倒計時。
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要緩慢,不要在如年輕時那般,幹啥動風風火火地,防止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