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幼兒園恐懼症”,剛去幼兒園的前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會哭鬧。
有時候是哭著不願意去,有時候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哭著找媽媽,有時候是爸爸媽媽去接放學的時候總是能夠接到哭得梨花帶雨的孩子。
孩子去幼兒園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這3個原因家長要了解1.情感依戀
孩子從生下來到會走路、記事,基本上都是有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等親人的陪伴,這是一種天生的“依戀”。
孩子習慣了生活中這些角色,家人們的寵愛也會讓孩子產生比較強的依戀。比如說,有家長在才能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但是,孩子去了幼兒園,便看不到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孩子的情感依戀“斷了”,從而會滋生出恐懼、害怕等心理。
2.缺乏安全感
孩子上幼兒園基本是在3歲左右,3歲正是孩子安全感最缺失的時間段,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對於事物的認知也會有自己的聯想。
所以,這個時候去幼兒園哭鬧的孩子,很大原因是過度缺乏安全感,除了父母不在身邊之外,身邊周圍的環境變化也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3.對陌生環境的抗拒
這是每一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剛到一個新的地方,身邊還沒有熟悉的親人,孩子心裡會產生抗拒感;
同時,孩子最新的環境裡也最容易產生自卑感,比如說別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被老師表揚了,但是這些事情自己都不會,所以會哭鬧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孩子入園前,家長做好3個準備,孩子更能適應幼兒園1.提前給孩子做心理建設
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同時告訴孩子這會是他 之後每天都要來的地方;
提前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下課的時候會來接,不要因為見不到家人就大哭,提前給孩子做好去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不在旁邊的心理建設。
2.教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
孩子到了新的地方,需要開展新的人際關係,以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家長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教孩子學會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和諧相處,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孩子在幼兒園交到好朋友,自然不會因為害怕和孤獨而哭鬧,有的孩子反而因此更喜歡去幼兒園了。
3.培養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
孩子去幼兒園意味著就要自己負責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比如說吃飯、穿衣服、穿鞋子和上廁所等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要學會。
幼兒園老師雖然可以幫忙,但是老師一個人面對很多個小朋友,難免會產生一些疏漏。孩子自己會這些,不但能夠得到老師的欣賞和誇獎,還能夠收穫自信以及其它孩子的友誼,這是一件有益無害的事情。
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大事,不過,孩子的不安和自卑感都是可以在上幼兒園之前就能夠幫孩子改掉的。藉助可以藉助一些繪本,告訴孩子去幼兒園究竟是怎麼樣的一件事,讓孩子不會感到恐懼;也可以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從而愛上幼兒園。
這套《聰明寶寶入園攻略》針對孩子入園後可能會遇到的一系列問題,能夠為家長提供很多具有實際作用的方法。
這套書由資深幼教老師合力打造,裡面包含了很多孩子入園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包括哭鬧、想媽媽等問題,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式;
可以幫助減少寶寶入園前的抗拒心理,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讓寶寶學會交朋友、處理同伴關係,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獨立性和好習慣。
這套書包含了3冊:《幼兒園我來啦》、《想媽媽了怎麼辦》、《我長大了呀》。
主要圍繞主寶寶入園、入園後想媽媽了、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和好習慣等問題展開,教會孩子克服入園後的恐懼,以及想念媽媽的時候該怎麼做。
《幼兒園我來啦》:
教育孩子為什麼一定去幼兒園、去幼兒園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幼兒園生活是會什麼樣的等問題,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讓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生活;
《想媽媽了怎麼辦》:
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想媽媽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並教會孩子想媽媽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想念等等;
《我長大了呀》:
教會孩子自理的能力,當老師沒時間照顧的時候自己一個人應該怎麼做,在幼兒園如何表達自己吃飯、睡覺的想法等等,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性和好習慣。
裡面含有生動豐富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節,讓孩子更加感同身受,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家長沒有提前做好準備。要想讓孩子能夠更快適應幼兒園、愛上幼兒園,家長不妨選擇這套書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