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鴿友使翔的賽鴿,可由雛鴿的發育生長情的過程中,大略可以看出該鴿日後的競能力與表現。因為通常發育或發育途中惟思疾病的鴿子,其日後的競翔能力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如何培育一羽健康的鴿子,是每一位鴿友與賽前的主要工作。
因此賽鴿者為自己先要俱備有一些廣泛的育鴿知識,例如賽鴿的生理,心理和適當的幼鴿教養方式等問題。現將幼鴿的某些生理發展簡述如後,以供參考:幼鴿出生時體高與體重的發展,在胚胎期與出生出巢期時增加最快。
當雛鴿出生以後約23-25天時,體高與體重增加極為的快速,而於出巢隔離後體重會下降,此因是脫水與攝食減低之故。然而在經過一段隔離獨立生活之後,幼鴿的體重將逐漸回覆。在換毛期之前鴿子的體重與體高將逐漸增高,而於換毛期輿換毛後初期體重下降,另外在配對前鴿子的體重亦會出現顯著增加,而在育雛後明顯下降,但育雛後靜養一段時期,則鴿子的體重與體高都會有明顯的增加。
通常年青的幼雄鴿與年青的幼雌鴿,其發育速度各有差異,年青期的幼鴿,通常雌鴿的發育較雄鴿為早,雌鴿在6個月以前發育較雄鴿為快,雄鴿在8個月以後發育則較雌鴿為快(注:當然也有例外者,但大體上是如此)。
而決定鴿子體高體型的因素,多半是由於遺傳的原因所致,而受到環境的影響較小(注:雛鴿時的環境影響,主要是影響賽鴿的體重),而體重的增加在雛鴿時約10-16兩,出巢後其體重增減有很大的起伏不定,此因受到環境與飼食多寡的影響,通常雌鴿在產卵前,孵蛋時體重增加最大,而雄鴿在孵蛋,育雛期後一段時間其體重也會明顯增加很大,所以鴿子體重增加受環境影響較大,而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小。
這亦可由參加競翔退休後的選手鴿身上發現這一點事實,通常競翔退休後的賽鴿,其體重都增重很多,甚至有部份會成過肥現象。就鴿子的骨骼發育來講,幼鴿的骨骼是軟的,有些地方具有軟骨與薄膜以便將來發展成骨骼。幼鴿骨骼的構造與成鴿大不相同,幼鴿的骨骼內蛋白質與水份較多,而化學物質較少,幼鴿的骨骼內俱有較成鴿骨骼內為多的血管構造,同時並有很多血液在裡面流通,以供給幼鴿骨骼發育的營養。而幼鴿一旦進入成鴿期,則骨骼逐漸硬化,這是由於骨骼內漸增的鈣磷及其它的化學礦鹽以及甲狀腺素的分泌會使骨骼硬化強壯的。而幼鴿所以能逐漸增加重,其主要原因是為肌肉組織及脂肪的增加。但在雛鴿時期,其脂肪組織的增加很快而肌肉組織的增加稍慢。所以在幼鴿期時,必須供予幼鴿大量的礦物質,以增強幼鴿的骨骼構造與肌肉組織,並可降低幼鴿罹患疾病率,才可以作育出優秀的賽鴿。
幼鴿發育所需的營養需要大約可為五大類:
蛋白質、能量、無機元素、維生素,水和氧,而營養需要量常受環境溫度,飼養階段,和管理方法及飼料中能量濃度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