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資訊研究所《熟水(涼白開)古籍文獻檢索分析報告》課題顯示,“熟水”最早多以“湯”字表示。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已有“湯液醪醴”的記載,《孟子·告子上》則記載“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此處的“湯”即熟水。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太和湯,就是煮沸後的涼白開,“氣味甘平無毒;助陽氣,行經絡”。報告引用了明朝長期生活在中國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的記載:中國人習慣喝熟水,對腸胃有好處,也讓中國人比歐洲人更長壽,直到七、八十歲仍保持體力。經過總結熟水與生水、半沸水的區別,以及腸胃健康效應等記載,如熟水“助胃氣”,“若半沸者,食之病脹”等,課題組認為,古籍文獻提示有“熟水(涼白開),適合中國人腸胃”的初步印象。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原副主任尹志超研究員表示,說起“涼白開”,其實並不“涼”,而是把水燒開晾涼到常溫,不涼就是不寒也不熱。尹志超指出,人們喝完一口水以後,先靠脾胃的運化,接著滋養身體,再透過膀胱等器官排洩出去。胃虛指胃氣、胃陽或胃陰等虛損不足,致使胃生理功能減弱。現在,許多人工作繁忙、身體疲憊,容易出現胃陰不足、津液不足等胃虛現象,及時飲用涼白開,給身體適時補水,減少對腸胃的刺激,保護胃陰。
北京衛視《養生堂》中醫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部學術顧問李智主任醫師表示,食飲有生熟之分,生熟食物功效大不相同,生水刺激腸胃,不利消化;熟食熟飲呵護腸胃,養胃健脾。喝水應以和為“補”,飲用熟水涼白開,去“口熱”,令身體“溫暖如春”;也可去“口寒”,令心情愉快,心靜自然涼。
民間有涼白開“度百歲”的說法,“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李智認為,健康喝水要遵循傳統的“三節”:一是順季節,夏天不喝冰水,冬天不喝燙水;二是講節奏,早起、睡前均應適當飲水,飯前少量喝水,不要等口渴才喝;三是有節制,少量多次。
現代營養學和中醫在熟水的認知上高度一致。透過演示沖泡茶葉實驗,並結合保健營養知識,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健康學院院長王旭峰,也來到現場,給大家分享了多喝涼白開呵護腸胃的重要性。王旭峰表示,人體約95%的營養從腸胃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要經腸胃消化後,才可被吸收。水是最好的溶劑,食物消化和營養運輸都離不開水。相較於瓶裝生水,熟水涼白開能溶出更多茶多酚,有助於茶多酚這類水溶性營養物質的溶出,有利於腸胃更好吸收營養。
王旭峰還表示,人體70%免疫力來自於腸道,腸道菌群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微生態系統,純物理燒開殺菌的涼白開瓶裝熟水,不會產生溴酸鹽和三氯甲烷等化學殺菌副產物,更有利於維護腸道菌群的平衡,進而有效呵護腸胃健康。所以說,涼白開更適合中國人的腸胃。
這裡是食品安全萬里行,關注我,實時更新更多官方資訊。
文章摘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