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足踝穩定性和力量,不僅能夠提高運動表現,還能夠減少傷病。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很多跑者為了能夠跑得健康無傷,在平時的訓練中會加入力量訓練。我們之前也撰文講過力量訓練對跑步的好處。
不過,大部分跑者的力量訓練主要集中在核心、臀部、大腿和小腿等部位,很少會訓練小肌肉群,比如足踝附近的小肌肉群,導致足踝力量不足,從而引起一些跑步傷病。
提高足踝穩定性和力量,對跑者來說有多重要?
根據一項發表在國際生物醫學研究雜誌(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上的研究顯示:加強從腳後跟到腳趾的10個小肌肉的訓練,不僅能夠提高運動表現,還能夠減少傷病。
這項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一位馬拉松愛好者的Iwona Sulowska博士說:
“足部肌肉在支撐內側縱向足弓方面起到關鍵作用,能夠在緩衝時提供足部穩定性和靈活性。特別是在跑長距離時,當足部肌肉變得疲勞,那麼就會改變腳部姿態,導致過度內旋。”
很多跑者在跑步雙腳著地時,踝關節會出現過度的內翻(見下圖),導致腳和小腿不對齊。踝關節力量差、扁平足、低足弓、膝外翻、臀肌力量弱的跑者,往往會出現過度內旋。
過度內旋,會降低對內側縱向足弓的支撐,從而減少力矩和爆發力。除此之外,還會讓足部和小腿肌肉承擔更多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些傷病,比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和跑步膝,甚至應力性骨折。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過度內旋是可以透過足部肌肉力量訓練,來改善和矯正的。
Sulowska博士在實驗中發現,經過6周的足部力量訓練後,47位實驗物件再一次進行35米衝刺跑的測試。資料顯示,兩組跑者的最大功率都提高了。而且過度內旋的那一組在運動表現方面提升更為顯著,比第一測試時用時大幅度減少。
他說:“足部力量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能量轉移,還能顯著改善內旋過度跑者的足姿,讓其更接近正常姿勢。所以,這些生物力學上的改變,可以幫助跑者獲得更好的成績。”
足部力量訓練除了可以提高運動表現之外,還能有效較少傷病。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跑完腳踝疼或者受傷了,就怪鞋子緩震不好,路面太硬了。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你的足踝力量不夠導致的。
因為在跑步中,足踝是傳遞壓力的關鍵部位,它所承受的壓力能達到自身體重的3倍,所以如果足踝力量不夠,就會使得緩衝能力和動作效率下降,並增加踝關節以及其他部位,如膝關節、小腿、甚至髖關節受傷的風險。
一般來說,水平越高的跑者,就越傾向採用前腳掌著地跑法,因為前腳掌先落地能很好地起到緩衝作用,對膝關節的壓力確實降低了,但這對足部、跟腱和小腿肌肉的力量要求,卻提高了,反而有可能增加新的傷痛。
前腳掌落地時,足部有一個明顯的緩衝過程,這個時候腳踝附近的肌群需要充分發力,主要是跟腱和小腿受力較多,來提供足部緩衝的力量。
因此很多專業運動員的常見傷病是跟腱損傷,而不是業餘跑者所常見的膝蓋損傷。
而在馬拉松比賽中,足踝的力量要更加重要,因為馬拉松比賽距離長、時間長,賽道硬(多為公路,不像塑膠跑道那樣有很好的彈性和緩衝性)、多變(坡度,地面不平整等等),要想保持節奏感,不容易。所以馬拉松對跑者的落地緩衝能力、足踝的力量要求就要更高。
至於越野賽,由於地形更復雜,如果跑者的足踝穩定性和力量不夠,很容易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崴腳等意外。
美國伊卡薩學院(Ithaca College)的研究者也發現,不管跑者的足部形態如何,不管是高足弓還是扁平足,訓練足部的肌肉都能有效提高穩定性,讓跑者跑得更快的同時還能減少傷病。
如何檢測你足踝的穩定性和力量?試試閉眼單腳站立
足部是我們跑步運動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穩,非常容易發生損傷;大約三分之一的跑步損傷,是發生在足部,進而還會引發膝關節的損傷。
閉眼單腳站立,是體質測試的的一個專案,及格線是30秒,滿分是60秒。這個測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你足踝本體感覺的平衡性、穩定性和力量。
石春健老師上個週末輔導了一位跑量3個多月的初跑者,讓她做單腳站立,發現10秒都堅持不住。而你能堅持多久呢?
閉眼單腳站立應該怎樣去做呢?來看看影片中石老師的示範:
如何提升足踝的穩定性?
很多跑步傷病,始於足下。足踝本體感覺訓練,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提升足踝的穩定性。那麼如何來進行訓練呢?
第一步:睜眼單腳站立,20秒以上;
第二步:在靠墊或枕頭上,進行睜眼單腳站立;
第三步:閉眼單腳站立,20秒以上;
第四步:藉助平衡球做進階訓練,加入一些動態練習。
具體動作要點,來看看石老師的影片示範:
本體感覺就是動員更多小肌肉群參與工作,提高神經控制能力。先提高足踝的穩定性,再練力量效果更好。
足踝穩定性和力量的其他訓練動作
足部一共有52塊肌肉,我們可以通過後天來強化。
除了上邊石老師介紹的一些訓練方法,小編還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其他足踝穩定性和力量訓練的動作,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研究中,所進行的足部力量訓練動作。
1. 提踵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如果想增加難度,可以站在臺階上進行提踵,或者雙手拿著啞鈴增加負重。15-20個為一組,每次3-4組或者感到肌肉疲勞為止。
2. 深蹲跳
15-20個為一組,每次做3-4組。
3. 單腳不穩定站立
這個就跟石老師講的差不多。單腳站在波速球、瑜伽球等不穩定平面上。每次站立30-45秒,交換站立3-4次。如果想加大難度的話,可以手握啞鈴。
4. 跳繩
可以是正常的跳繩動作,也可以有變化,比如圖所示的開合跳 跳繩。
5. 跳躍
沒有跳繩的話可以做一些跳躍動作,比如橫跳、縱跳、單腳跳等等。10-15個為一組,每次3-4組。
基普喬格也曾在力量訓練中,加入了此項類似訓練。
6.腳趾抓毛巾
緩解足底筋膜炎的經典動作,也是練習足底肌肉的動作。用腳趾抓緊毛巾,再用力分來,每隻腳重複10-15次,做2-4組。
7. 原地單腿支撐轉體
主要訓練本體感覺。儘可能長時間的保持這個姿勢,直到感覺肌肉疲勞,並失去平衡。重複3-5次,可以嘗試閉著眼睛完成。
8. 彈力帶訓練
將彈力帶固定在某一處,其中一端套在腳背上,做前後或者左右抗阻訓練。這個動作同時還能練到小腿肌肉。建議每組15-20個,做3-4組或者感到肌肉疲勞為止。
加強足踝穩定性和肌肉力量的訓練,能幫助我們阻抗跑步帶來的衝擊,減少足部和腿部的傷痛,強化你的足踝肌腱,讓你跑得更快更穩。
腿腳力量強了,在跑步時無論你採用哪種著地方式,都會讓你跑得更加安全、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