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而家長如果想要養出一個孝子,這些育兒方式就要當心了,因為這樣養出來的孩子,不孝的機率很大!
事無鉅細地照顧
孩子嬰兒時期,自然需要父母事無鉅細地照顧,才能讓寶寶對外部環境產生安全感。但是隨著他逐漸長大,父母在時時刻刻無微不至地關懷,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時間久了,孩子根本不能獨立,甚至覺得父母的照顧是應該的,一點也不覺得受之有愧。不懂得體諒父母的孩子,長大之後很可能理所當然地“啃老”,孝順就更是難指望了。
忽略自己的需求
相信大家對“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一點兒不陌生,可是當今社會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顯然已經不適用了,家長不能夠犧牲自己的一切只為了讓孩子不“苦”,不應該因為孩子忽略自己的需求。比如家長出門要買一件衣服,結果孩子臨時看上了一個玩具,家長不應該為了玩具就打消給自己買衣服的決定。這只是一個例子,父母當然也要愛孩子,但某種程度上,父母必須比愛孩子更愛自己,這樣養出來的孩子不僅養成獨立的個性,而且在人際交往中更能理解別人的需求,同理心更強,日後也更可能孝順父母。
太“護犢子”
我有一次在家庭聚會上見到我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她家孩子把另一個姐姐孩子衣服上貼的卡通人物揪掉了,可能是小孩子也喜歡這個,但做法終究不合適,結果那個親戚居然讓人把卡通人物送給自己孩子?我覺得,她當時沒有道歉已經夠不可思議了,講出的這話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後來我再見到她家孩子的時候,那個孩子已經相當任性妄為了,根本不會把她的話放在心上。這樣“護犢子”的教養方式之下,孩子根本不知道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下去,孩子以後不孝的可能性會很大。
控制慾太強
都說,每個不幸的家庭裡都有一個控制慾很強的父母。而一些父母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慾很強,比如他們會無意中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吃飯,會旁敲側擊地詢問孩子出門和誰一起,都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試圖掌握孩子所有的交友和行程,當然這是一種關心,可是是一種令人窒息的關心。生活在這樣父母的管教之下,孩子會在自己能夠做決定的時候,產生更強烈的叛逆心,日後遠離父母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個人一生的都與他的原生家庭密切相關,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先愛自己,給孩子自由,又能適時約束,把握好教育的度,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很愛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