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家長感覺現在的孩子太愛哭了,犯錯誤之後,父母說兩句就委屈、哭鬧。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就是太“玻璃心”了,才這麼不禁說,所以每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就會非常心累,而網上有一位寶媽也有著相同的問題。
案例:
這位寶媽叫莉莉,孩子今年5歲了,經常動不動就哭。在幼兒園上課時,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教育孩子兩句,就會在課堂上號啕大哭,老師要花很久時間哄孩子,孩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老師擔心孩子生病。所以幼兒園就跟莉莉溝通了幾次,希望莉莉能夠先帶孩子回家教育一下,讓孩子不要這麼玻璃心之後,再回來上學。
莉莉怕長時間不在幼兒園,就會耽誤孩子的啟蒙教育,以後也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所以莉莉不想讓孩子就這麼休學,莉莉多次和幼兒園溝通後,再三保證孩子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最後幼兒園同意了小莉的請求。
但是孩子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孩子依然動不動就哭,後來有一次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玩壞了,就開始在家裡大哭。莉莉怎麼哄都哄不住,心裡又想起孩子上幼兒園時的狀況,老師有多難,就一時氣急衝孩子大喊:“動不動就哭,哭什麼,這麼愛哭,以後能有什麼出息。”
面對這樣問題的家長並不在少數,而孩子動不動就哭,真的是孩子天生的嗎?其實並不是孩子太“玻璃心”,而是家長在這2方面沒做好。
孩子“玻璃心”,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好
1.沒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會哭鬧是很正常的,但家長要明白孩子的哭鬧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孩子會動不動就哭也是家長教育有關。孩子會動不動就哭,可能是孩子的內心是非常不安的。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認為不搭理孩子或者讓孩子恐懼,就能讓孩子停止哭鬧。
但是這樣的做法就會讓孩子更加心裡不安,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一旦發現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孩子就會開始恐慌,用哭鬧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動不動就哭,家長在孩子哭鬧時,儘量不要用冷處理或過激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遊戲,用陪伴的方式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2.沒有“成長性思維”
很多家長認為誇獎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經常跟孩子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厲害”,但是這樣的誇獎只會讓孩子認為能得到這樣的誇獎是應該的,時間長了,反而會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一旦有人批評自己就開始哭鬧。
對於這樣的問題,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在誇獎孩子時,家長要重視事情的過程,讓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優點在哪?缺點在哪?在面對批評時,也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錯誤,孩子就不會因為父母的批評動不動就哭。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孩子以後每一個優點和缺點,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所以孩子會出現哭鬧的時候,家長就要明白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錯誤,試著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