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了寶媽,我對“為母則剛”一詞深有感觸。有多少女人結婚前本來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滴滴女孩兒,生娃後卻變成了抱著娃還能兩手拎東西的女漢子。在這個過程中,寶爸因為並沒有過多參與育兒,逐漸被邊緣化,喪失了育兒中的主動權。而寶媽因為管著娃的吃喝拉撒而且還操心教育,孩子吃什麼、用什麼、穿什麼、報什麼興趣班,全由媽媽說了算。
孩子因為和媽媽關係最親密,在父母吵架時也會向著媽媽而反對爸爸,不知不覺間,媽媽就成了家庭中較為強勢的一方,而爸爸則成了相對弱勢的一方。若是媽媽上班所掙工資更高,毫無疑問,整個家庭就成“陰盛陽衰”之勢,爸爸將在弱勢地位上穩坐江山幾十年。
當然,家庭中一方強勢,必有一方弱勢,如此家庭才能運轉良好。不少爸爸也因此並不在意。但他們忽視了一點,爸爸在家裡太弱勢,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將來會逃不開註定的家庭悲劇。
孩子自三歲起開始有朦朧的性別認知,五歲時有了性別認同感,會把和自己性別相同的爸爸或媽媽當做行為模板開始模仿。而家庭中的爸爸媽媽,作為孩子長期接觸到的第一位同性成人,他們的行為模式如何,將直接影響孩子對親密關係和婚姻的看法。
家裡若有一個弱勢的爸爸,孩子會怎樣?
兒子懦弱、沒主見,媽寶男的他婚姻矛盾重重
家庭中的兒子若被媽媽強勢壓制,處處由媽媽做主,性格上會趨向於懦弱、沒主見。本該在孩子面前樹立獨立、承擔責任形象的爸爸在家庭中變得唯唯諾諾,兒子也會不自覺地跟爸爸的行為保持一致:無法做決定、膽小、不自立。
這樣的兒子成年前從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十分依賴媽媽,成年後精神依然不斷奶,成為媽寶男。結婚成家後,有了自己小家的兒子依然十分信賴媽媽,將媽媽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人。媽媽強勢慣了,依然會插手小家事務,甚至干擾兒子和兒媳親密,覺得是兒媳奪走了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來,小家會矛盾不斷,甚至破裂。
女兒霸道、強勢,婚後將和媽媽一樣成為“河東獅”,家庭悲劇繼續輪迴
媽媽強勢爸爸弱勢,兒子將來會很懦弱,那女兒呢?女兒在幼時因為媽媽的控制,也會表現得沒有主見,但等結婚成家後,她會延續媽媽的風格,在小家裡頤指氣使。若丈夫並不配合她的行為,則家庭中爭吵不斷,若丈夫性格正好和她互補,則他們的孩子會繼續開始“兒子懦弱女兒強勢”這樣的輪迴,也算是一個悲劇了。
真正對孩子成長有利的家庭模式,應該是民主的。媽媽和爸爸相親相愛,遇到問題會開家庭會議協商解決,不存在一方強勢壓倒另一方的情況。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父母們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