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寶寶害羞、膽小、愛發脾氣,還有的寶寶樂觀、愉快、積極,這與寶寶家長對寶寶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付出關係很大。寶寶的性格尚在發展中,特別易被外界影響,從而致使情緒多變。因此,爸爸媽媽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寶寶形成健康的情感。
寶寶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有三種,即迴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和安全型依戀,大多數寶寶與父母都是正常的依戀關係,即安全型依戀
1.安全型依戀的寶寶會透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對父母情感的需求,早晨睡醒時希望看到爸爸媽媽的笑臉,喝完奶後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自己說話、玩耍,讓媽媽抱著就會覺得特別滿足。若是家庭環境溫馨,寶寶就會很開心,反之,若是爸爸媽媽經常吵架,寶寶就會產生恐懼感
2.若是寶寶的需求需求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他們最常用的抗議方式就是哭鬧。有時候寶寶吃飽睡足、尿布也換了,卻仍然哭鬧不止,爸爸媽媽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寶寶有了情感需求,想要爸爸媽媽的陪伴。
3.有些寶寶跟媽媽不親熱,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寶寶的原因,問題往往出在媽媽身上。媽媽對寶寶的態度不好或者忽冷忽熱,就會讓寶寶也不再依戀媽媽。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寶寶的情感發育,甚至會造成寶寶日後的嫉妒、憤恨等不良情感。寶寶天性是喜歡親近父母的,只要父母能夠及時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寶寶就會形成良好的性格特點。
小孩子還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好像除了哭、笑、發脾氣之外,就再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爸爸媽媽如何教會寶寶及時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1.首先要接納寶寶的情緒
當寶寶試著表達他的情緒時,無論這個情緒是好是壞,都要加以接納。當寶寶表達出負面的情緒時,要尊重寶寶的情緒,他也有生氣或不開心的權利。家長要不斷創造機會讓寶寶認識並體驗高興、害怕、吃驚、悲傷、厭惡、氣憤、好奇等各種情緒和情感,鼓勵寶寶把內心的體驗表達出來。家長還可在寶寶面前準確地表達各種情緒,給寶寶提供模仿的榜樣。如對寶寶說:“你真乖,媽媽很愛你”,“你現在不聽話,爸爸生氣了”,“奶奶生病了,媽媽心裡很難過”等
2.要耐心當寶寶的聽眾
不管寶寶是對是錯,當寶寶有表達情感的慾望時,父母都要認真地聆聽,讓寶寶感覺到爸爸媽媽很喜歡聽自己說話,以此激發寶寶的表達慾望。
爸爸媽媽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對寶寶的最好示範。例如,媽媽笑吟吟地回家,話也多,邊做家務還邊哼著歌。這時,爸爸就可在一旁有意識地引導寶寶注意到媽媽高興的樣子,然後讓寶寶問媽媽為什麼這樣高興,並告訴寶寶,媽媽高興的時候喜歡說話和唱歌。
在寶寶3歲之前是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寶寶,已經在與大人的交流互動中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內部工作模式知道怎樣得到愛撫或者回避痛苦。3歲之前的記憶雖然在日後的成長中不能夠清晰地產生回憶畫面,卻能夠成為潛意識的存在,能夠影響寶寶的一生
1.家長要想與寶寶建立穩定的親子關係,就要對寶寶發出的各種語言、非語言訊號做出及時的回應,儘量避免因為寶寶淘氣或者犯了錯而大發雷霆。
2.要經常與寶寶進行語言交流,雖然寶寶尚且不能熟練地用語言表達。家長可以用寶寶能夠聽懂的語言耐心且輕聲地說話,寶寶能夠從爸爸媽媽的語氣和表情中瞭解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意。
3.爸爸媽媽要保持敘述的一致性。在平時,要儘量讓寶寶聽到、看到、感受到的事情有一致性,從而對人和事物形成比較穩定的評價。若是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或者說話前後不同,會讓寶寶無所適從,影響寶寶安全型依戀的建立。
4.爸爸媽媽要多與寶寶進行情感交流,每天都要關注寶寶的變化,及時給予寶寶肯定和鼓勵,儘量少的表現出懷疑、否定、訓斥等態度。
5.此外,還可以多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這樣也能夠很好的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爸爸媽媽的擁抱會讓寶寶感到安心,在爸爸媽媽的擁抱裡,寶寶不僅能夠感受到自己被關愛和重視,還能夠促進心理的良好發展。
6.在平時的接觸之中,寶寶最易注意到的就是爸爸媽媽的表情。爸爸媽媽溫暖的笑、和善的表情,很容易感染寶寶,讓寶寶覺得爸爸媽媽很疼愛自己。平時和寶寶的相處過程中,家長還可適當做些誇張的表情,同時配合語言,寶寶會很歡樂。
參考書籍:
1.李芳,付娟娟編著,科學育兒速查全書,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11.
2.楊一丹著,實用家庭生活全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10.
3.戴淑鳳,樓必生主編,寶寶早期教育全書 1-3歲 第4版,青島出版社,2006.01.
4.陶紅亮主編,看懂0-1歲寶寶的身體語言,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