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雙“大長腿”。雖說個子高矮受父母基因遺傳影響最大,但腿型的“顏值”卻易受後天影響。7歲之前,孩子的腿型或多或少存在著生理性內翻或外翻。
膝內翻,俗稱“內八字”、“O型腿”,指雙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側踝關節內側能相碰,兩膝關節不能靠攏。當雙下肢向內彎曲,兩腿之間形成一個近似“O”形的空隙,所以就叫“O型腿”。此時雙側踝關節靠攏,而雙側膝關節分開,膝關節內側之間的距離就稱為“髁(膝)間距”,髁(膝)間距可間接定量描述膝內翻的嚴重程度。
膝外翻,俗稱“外八字腿”、“X型腿”,指雙腿自然伸直或者站立時,當兩膝相碰時,兩側踝關節的內側不能併攏。當雙側下肢外翻的時候,雙下肢呈“X”型,此時雙側膝關節靠攏,而雙側踝關節向兩側分開,踝關節內側之間的距離就稱為“踝間距”,踝間距可間接定量描述膝外翻的嚴重程度。嚴重膝外翻表現為走路時容易出現搖擺步態,甚至行走時雙側膝關節會發生碰撞,為避免跌倒,孩子走路時會不由自主地分開雙足走路。
產生膝內翻和膝外翻畸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2歲之後的膝內翻和7歲之後的中重度膝外翻,病理性可能性很大。一般常見原因包括代謝性骨病(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低磷酸酯酶症),生長不平衡(創傷、感染、腫瘤等),骨發育不良(侏儒症、幹骺端發育不良),和先天性神經肌肉疾病。
發現孩子膝內翻和膝外翻後該怎麼辦呢?1歲以內中度、輕度的膝內翻和2-6歲的中度、輕度的膝外翻,會隨著孩子腿部肌肉發育,生理性膝內外翻會自然矯正。一般踝間距或髁(膝)間距小於3釐米,多為生理性,會自行恢復。少部分膝內翻和膝外翻需行支具矯正。
當踝間距或髁(膝)間距在3釐米以上,需到相關醫院就診,拍攝雙下肢前後位X線片,評估膝內外翻的情況,並定期複查膝內翻和膝外翻變化情況。經過專業醫生評估後,若膝內外翻較嚴重,即踝間距和膝間距超過5釐米,應佩戴支具和穿矯正鞋。極少部分踝間距超過10釐米的膝內翻和髁(膝)間距超過10釐米的膝外翻,則應當經專業醫生評估,查詢病因,同時考慮擇期行手術矯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