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透過12年的跟蹤調查發現:爸爸帶出來的孩子不僅更有毅力,而且智商更高,學習成績更優異,在工作中也更容易成功。為什麼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勝人一籌呢?
一、爸爸更注重釋放天性,而媽媽更為寶寶的安全著想
男人大多是長不大的小孩,尤其是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一起踢球、塗鴉、騎腳踏車、玩水,經常把自己和孩子搞得髒兮兮,把家裡弄得一團亂,但是在遊戲過程中,寶寶的手、腳、左右半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增加了腦細胞的活躍度,從而提高了寶寶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而媽媽在照顧寶寶時,更擔心他們有沒有摔著磕著,因此在言語行為間會多一些約束,限制了寶寶的部分活動能力,大腦接收的相應刺激也會減少,因此大腦發育上要弱一點。
二、爸爸的知識儲備更豐富,而媽媽較為單一
男性的知識面一般要廣於女性,尤其在政、史、哲和理工科學科方面更精通,因此爸爸常常會給寶寶講歷史故事、民族風俗和科學知識,這為寶寶日後接觸相關知識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幫寶寶建立了發散性思維概念,在學習知識和考慮問題時更全面。
而媽媽的知識儲備往往更單一,更偏向情感性,因此常給寶寶講的是童話故事,在拓展寶寶的視野和發散思維方面就稍遜一籌了。
三、爸爸教育孩子更理性,而媽媽比較感性
自古以來都比較推崇“嚴父慈母”的教育方式,因此爸爸在教育孩子時更理性,更講究規則感,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犯了錯就要受罰,在規定的時間內也要做完規定的事情,這有利於孩子養成自覺和不拖拉的好習慣。
而慈母在教育中往往多了一絲溺愛,即使明確規定了不能做什麼,如果寶寶撒嬌耍賴要去做,大部分媽媽會就此妥協,這反而對寶寶是一種放縱,會讓他們變得拖延。
四、爸爸更擅長鼓勵孩子,而媽媽更善於幫助孩子
當寶寶遇到困難時,爸爸往往會鼓勵寶寶繼續做下去,或者和他們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一定是要靠寶寶自己找到答案。這種做法會增加寶寶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求知慾,在以後的學習中也會自己開動腦筋去挖掘為什麼。
而看到寶寶有困難時,媽媽往往會伸出援手,幫助寶寶解決一些事情,這會抹殺寶寶的獨立性,讓他們變得更依賴大人。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媽媽在感情和生活上給寶寶的更多安全感,建立更深度的依戀關係,而爸爸則負責帶寶寶去認識世界、探索世界。內心充滿愛,頭腦又聰明的孩子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