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年人晚上11點睡覺,第二天不到5點就醒了?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沒錯,我們對老年人的睡眠情況,有兩個很深的印象:
一是早睡早起,而且起得特別早;二是睡得少。
很多人以為上了年紀睡得少是正常的,其實老年人對睡眠的需求並不少。絕大多數老年人,是因為生理和病理原因才睡得少了。
原因一:老年人睡得更淺
老年人並不像年輕人到了晚上的某個時間就會有睏意。他們夜生活一般比較簡單,又習慣早早地就上床睡覺。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睡眠驅動力不足,上床了卻一直睡不著。
此外由於年齡原因,老年人的深層睡眠減少,淺層睡眠相應增加。而且他們對環境因素(比如聲音)更敏感,很容易從淺層睡眠中醒過來。
醒的次數多,就會導致總睡眠時間變少,睡眠質量下降。
長此以往,造成很多老年人白天感到困,會用午睡和小睡來補覺。如果補覺時間過長,還會繼續降低晚上的睡眠驅動力,睏意更少,造成「睡得少」的惡性迴圈。
原因二:受生物鐘影響,導致起得早
大腦中另一個影響睡眠的是「生物鐘」。身體會根據當地的晝夜變化規律,進行相應的生理和行為調整。體溫、褪黑素、皮質醇,是影響「生物鐘」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在老年人身上,這三者的節律,都比年輕人要提前一個小時左右。
比方說,普通年輕人的體溫到晚上 22 點時達到峰值,然後開始下降,身體開始準備睡眠。而老年人體溫大約從晚上 21 點就開始下降了,甚至更早。早上也是一樣,老年人體溫上升的時間基本也要比年輕人早一個小時。
原因三:疾病帶來的影響
年齡增長帶來了各種生理系統的變化,即使完全健康的老年人,睡眠也會相應減少些。而很多老年人並不是完全健康的,疾病對他們睡眠的影響,遠遠大於生理因素。
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的睡眠,會受到這些疾病的影響,比如:
睡眠障礙: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週期性肢體抽動障礙;
慢性疼痛和心血管疾病;
神經系統疾病: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