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小王子》中有一句話:“世界上最有徵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跌入谷底,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父母保持理性平和的教育態度,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才能真的學會獨立思考。

父母即便再生氣,也不要在3個時刻批評孩子,早看早受益!

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1、父母情緒不佳的時候

批評孩子不能觸碰的第一條底線就是:大事小事都發火,生活在“火藥桶”旁邊的孩子,是很難好好成長的。

父母請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你用脾氣管孩子,會破壞孩子的靈性,如同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

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也會讓孩子懼怕父母遠離父母,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好奇心消失了,創造力消失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也消失了。

所以,批評孩子時,父母自己的情緒至關重要。一定要等自己冷靜下來後,溫和、嚴肅、堅定地跟孩子好好聊,指出他的錯誤或不當的行為,不做無謂的情緒發洩。

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2、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

公開場合下,我們去嚴厲的批評教育學生,表面看起來成功了,能說明什麼呢?至多說明我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還行。但反過來想想,如果失敗了呢,我們可怎麼去面對更多的學生,怎麼去面對自己的自尊,怎麼去面對那個他呢?

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片面的。那換個角度來想想,誰都有自尊,誰都渴望在公開場合得到應有的尊重。特別是對於犯錯的孩子,也許他更加敏感脆弱,更加容易在外界刺激下走極端

孩子再小,也要給他面子。

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3、吃飯的時候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很多父母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教育孩子,這是不對的。飯桌上,往往是營造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拉近親子關係的好時機,用來教育孩子,得不償失。

不少爸媽總喜歡在飯桌上詢問孩子的成績,斥責孩子的過錯,對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結果就破壞了大家的好食慾和溫馨和諧的氛圍,既起不到教育效果,還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

飯桌上不是批評孩子的好時機,但是培養孩子禮儀的關鍵時刻。家長們一定要把基本的禮貌告訴孩子:主動幫長輩擺碗筷;等長輩入座自己再坐;不許把好吃的菜拉到自己跟前;夾菜的時候不許滿盤子亂翻;嘗過的東西不能再放回盤子裡……

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總之在批評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應該換位思考,如果批評孩子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會讓孩子對某個場合地點時間段產生恐懼感,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疏遠。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99 字。

轉載請註明: 3種情況下不要批評孩子,父母只有正確引導,孩子才能獨立思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