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僅是孩子如此,就連許多成年人,也會在某些時候,不自覺地做出這種動作,不僅不雅觀,而且還不衛生。
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可卻在無形中給寶寶帶來了許多不良的影響。
牛牛今年5歲了,爸爸媽媽幾經考察之後,挑選了一所比較不錯的幼兒園,讓他提前熟悉校園環境,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由於孩子年齡尚小,老師和家長的溝通也相對其他年級的小孩要多一些,平日裡除了教授給孩子知識以外,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也是老師們肩負在身上的一項重任。
最近一段日子,老師發現牛牛經常啃咬指甲,就及時向家長反映,而牛牛的媽媽卻不以為然,覺得並不是什麼大事情,直到有一天牛牛啃破了自己的手指,這才引起了媽媽的注意。
儘管老師和家長已經告知了他不可以吃手,甚至有好幾次,牛牛媽媽都採取武力措施,看到他吃手就會拍他一下,但還是無法改變牛牛吃手的現狀。
就這樣,牛牛吃手的習慣一直延續著,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嘲笑他:”這麼大了還吃手,不和吃手的小朋友玩。“
牛牛開始變得暴躁,亂扔東西,還動手推搡小朋友,於是媽媽只好把他接回家中, 帶他去看醫生。
經過醫生的診斷後,給出了結論,牛牛患有輕度抑鬱症。此外,醫生還說,孩子啃指甲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焦慮的表現,長時間如此,可能會使孩子陷入恐懼和抑鬱中。
醫生坦言,小時候有啃咬指甲習慣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有兩種結果1)影響身體健康
“病從口入”的道理每個家長都懂,而在孩子幼小的認知中,並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憑藉自己的感覺,做出的下意識的動作,並不會提前考慮到健康與否,指甲是否乾淨。
家長也可以帶寶寶去檢測一下微量元素,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不排除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出現“啃指甲”的習慣。
2)導致心理問題
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孩子通常在緊張的情況下,才會啃指甲,對於孩子來說,嘴巴是他們獲得滿足的最初地方,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是吮吸母乳來獲得安全感。因此在他們長大以後,也會透過嘴巴來安撫自己的焦慮。
孩子愛咬指甲很有可能是心理有一些小坎兒,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並給予正確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那麼,父母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們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呢?
幫助孩子改掉“啃指甲”的這3個小技巧,家長要牢記1) 理解孩子的情緒並安慰他們
不管年齡多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緒。父母不應該因為孩子年幼而不尊重甚至忽視他們的情感和思想。應該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緒,改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來表達和釋放孩子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啃指甲的次數就會減少。
2)在孩子想要啃指甲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找到其他代替啃指甲的緩解情緒的方法,比如畫畫或做運動。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決定他可以接受什麼,對什麼感興趣,但也要考慮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3)反覆進行練習,幫寶寶改掉“壞毛病”
一些孩子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然而他們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家長可以透過下面的練習幫助孩子來認識並改正它。
設定一個特定的時間,每天3-4次,持續一分鐘左右。用非常慢的速度來模擬咬指甲,感覺你的手靠近嘴巴。當你夠到你的嘴唇時,把它放進你的嘴裡,停在你的嘴裡,然後把它放下。重複整個過程2-3次。
總而言之,幫助孩子改正啃指甲的習慣最重要的是陪伴,父母幫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簡單地拉住他的手指和責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