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寶”是父母刻意教養的結果?別急著否認,有些行為或許你也有

由 戚國慶 釋出於 健康

孩子三歲了,還是吵著鬧著晚上要和媽媽一起睡。媽媽說:“你長大了,男子漢始終是要學會獨立的呀!”結果孩子一哭二鬧三上吊,媽媽實在是沒有辦法,又和孩子睡在了一起。


這是一本育兒書中的案例故事。之後這個孩子直到成年了,還是要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有什麼事情也都想著找媽媽辦,問媽媽怎麼解決。讀到這裡,我們都知道,這個孩子不就是一個典型的“媽寶男”嗎?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如果被貼上了“媽寶娃”的標籤,相信這是每個爸爸媽媽都不願看到事情。畢竟,現在社會上對於“媽寶娃”的詬病已經夠多了。一方面,孩子總是纏著自己的媽媽,讓自己的媽媽幫忙解決問題,沒有辦法真正的獨立起來。另一方面,“媽寶娃”長大了之後,也是很難找到物件的。

爸爸媽媽們應該足夠重視這件事情,避免在教育過程中把自己的孩子變成了“媽寶娃”。那如何才能讓孩子不會變成“媽寶娃”呢?


首先來看孩子個性的形成過程,因為獨立的個性是“媽寶娃”普遍所缺少的。

一歲半到兩歲半這個階段被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稱為是“第一個反抗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一歲半到三歲的時候,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獨立性。他們可能透過自己的努力翻了個身,也可能意識到自己的意志可以操控自己的手臂或者手指運動起來。總是,他們在日常的活動中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是獨立於環境的。

兩歲半到三歲半的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明白,周圍的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是不同的。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這個階段孩子正在“去自我中心化”。之前孩子認為其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樣,現在孩子又向著獨立邁進了一步,意識到自己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三歲半到四歲的時候,是孩子個性的萌發期。孩子可能學會了一些語言, 並且用語言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當他們說“不”的時候,許多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在違背自己,一點也不乖巧,因此會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或者是大聲訓斥,或者是不給孩子喜歡的玩具。這也就為“媽寶娃”的養成埋下了伏筆。

孩子的個性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許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個性發展過程中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導致了孩子過分依戀母親,使得孩子成了“媽寶娃”。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盤點盤點爸爸媽媽那些錯誤的教育行為。

1、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了

很多孩子明明已經可以獨立吃飯、穿衣服、喝水了,但是許多爸爸媽媽還是擔心孩子這些生活技能不熟練,選擇替孩子或者幫孩子做這些事。其實,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為是對孩子獨立性最大的損害。“既然有人幫我,那我也沒必要學了。”相信這是很多“媽寶娃”此刻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2、總是否定孩子,對孩子進行打壓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有了自己的觀點態度和價值觀,開始與爸爸媽媽的想法有不一致甚至是衝突的地方。許多媽媽並非把這看成是孩子獨立意識發展,而是看作對自己的“忤逆”或者是在質疑自己的權威。爸爸媽媽的這種控制慾總是讓他們去否定孩子的行為,打壓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多半會變得越來越順從,越來越沒有主見。


3、過分的溺愛孩子

除了上面的兩個原因以外,過分的溺愛孩子也是孩子變成“媽寶娃”的重要原因。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損失很多動手動腦的機會,孩子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中,根本不願意選擇獨立。就像是之前的北大畢業生一樣,二十多歲了仍然不會剝雞蛋皮,背後的原因就是他的媽媽過於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那怎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呢?怎樣才能避免孩子未來變成“媽寶娃”呢?

1、避免對孩子無條件的妥協

大家都知道,孩子願意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是因為母愛的加持下,孩子會感到十分的溫暖,媽媽也會順從孩子的一切要求。但是這種無條件地滿足僅限於孩子一歲之前。

如果在一歲後,孩子已經開始形成獨立意識了,媽媽仍然無條件妥協,孩子就永遠沒有辦法學會主動地完成一些任務,總是過分依賴自己的媽媽。因此,對孩子無條件的妥協是造成“媽寶娃”最主要的原因。


2、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

爸爸媽媽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孩子今天可以動手拿起玩具了,孩子今天可以自己喝水了等等,孩子嘗試獨立完成一些工作後,爸爸媽媽都可以對孩子進行一些鼓勵。父母的鼓勵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動力,之後孩子也會更願意這樣做。所以,當孩子有獨立意識之後,父母的鼓勵千萬不要吝嗇。

3、拒絕對孩子實施言語暴力

當孩子做出了爸爸媽媽不喜歡的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上來就對孩子破口大罵。父母的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很可能會讓孩子軟弱和怯懦,長此以往,也會變得沒有獨立性,變得順從和缺乏自己的主見。所以,爸爸媽媽們應該避免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教育孩子,等情緒平靜下來之後再選擇和孩子平等的溝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