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多多自己在客廳搭建積木城堡,一不小心積木倒了,多多生氣地把積木一推,哭了起來。
6歲的週週和媽媽一起玩飛行棋,週週贏了之後就歡呼雀躍,媽媽贏了之後週週就黑著臉生氣,甚至默默哭泣。
7歲的明明期中考試數學考了80多分,回到家難過得哇哇大哭,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考100分。
以上場景中,三個孩子面對的具體問題不同,但是都表現出了輸不起。
所謂輸不起,就是當發現自己做不到某事時,透過發脾氣等負面形式應對。
01 孩子為什麼輸不起?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輸不起呢?
第一,孩子的全能自戀心態。
多多少少,孩子都會有點輸不起,如果孩子還不到2歲,或者出現頻率低,家長都不必太焦慮。
孩子越小,越容易有全能自戀心態,覺得自己就是生命的主宰,無所不會。而一旦發現自己並非無所不能,就會受挫,從而出現哭鬧情況。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這種情況會有所好轉。
但是,家長也會發現,有些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更容易輸不起,除了孩子本身特質以外,家長的做法也是一個重大原因。
第二,父母的壓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
目前幼兒的家長主要是85後、90後。85後、90後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父母便將全部心力寄託在他們身上。
另外,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濟浪潮成長起來的這一代,畢業後,工作要自己找,房子要自己買。可以說,85後和90後的競爭意識特別強。
當他們做了父母,無形中也將這種競爭意識傳遞到了孩子身上。上學要上好學校,學習要比別人好,培訓班要比別人多報些。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父母競爭意識強,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意識,容易把身邊的所有事情競爭化,注重競爭的結果。
競爭多了,輸的可能性就多了。全能自戀下的孩子,一時間無法接受自己不行,所以出現了生氣、哭鬧等輸不起的表現。
可見,孩子輸不起,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家長和孩子共同造就的。我們雖然不能改變社會整體情況,但是家長可以改變自己,影響孩子。
02面對輸不起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第一,父母調整好心態。
《36歲,人生半熟》的作者寬寬,上小學時期末考試考了全年級第一。她開心地拿著獎狀回家向爸媽炫耀,沒想到父母只是冷靜地說了句“真不錯”之後,就沒有下文了。父母沒有把獎狀貼到牆上,也沒有說讓她再接再厲,下次繼續考個好成績。
對於成績,父母不過分強調。對於讀書,父母卻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援。
家裡有各種閒書供她閱讀,當她因一本書淚流滿面時,父母給予她尊重與空間,讓她與自己相處。每天坐在飯桌前,等待媽媽準備早飯時,爸爸會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為家人大聲朗讀。
父母對待學習的態度,讓她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競爭,不是為了排名,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愉悅。
因為不是為了競爭,就會將重心放在自我提升,而不是與別人競爭上。反而,更容易有好的結果。
正所謂“鮮花盛開,蝴蝶自來”,我們不用去與其他鮮花競爭,非要開得早、開得大,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節奏,默默成長就好。盛放之時,自有蝴蝶翩躚而來。
第二,允許孩子有情緒,而非一味指責。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輸不起,就會火冒三丈,對孩子加以嘮叨、指責、批評,甚至打罵。這樣做,只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更低,從而更加輸不起。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即將進入競爭環境時,提前與孩子約定,而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及時予以干預。
比如,孩子和父母一起玩五子棋。玩之前,父母就和孩子約定:勝敗乃兵家常事,不管是輸是贏,都要享受這個過程,輸了不能發脾氣。
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贏幾次,但也要孩子輸幾次。這樣,孩子才會真正體會到有輸有贏是正常的。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輸掉後,有生氣的傾向,可以輕輕提醒孩子,要正確對待輸贏。
即便孩子最後真的生氣了,家長也儘量不指責和批評他。指責和批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更失敗,外在表現就是更生氣。
更聰明的做法是抱抱孩子,告訴他“我理解你的感受,輸掉比賽確實令人難過,如果想哭想生氣,那就哭一會兒,生一會兒氣,媽媽/爸爸一直陪著你”。
父母對他的無條件的愛與支援,會讓他感受到力量,孩子也會更容易恢復正常。
第三,藉助角色扮演。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孩子體會到輸不起的情況是多麼滑稽。
比如,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五子棋,家長輸掉比賽以後,假裝哭鬧,越誇張越好,在地上打滾也是可以的。孩子通常會哈哈大笑。
下次家長輸掉比賽時,則改變策略,主動與孩子握手,真誠祝福孩子取得了勝利。
遊戲結束時,和孩子討論,哪種表現更好。
不用刻意引導,孩子就是那麼聰明,他們也會覺得第二種方法是更正確的應對。順理成章,就可以建議孩子,以後玩遊戲時,不管誰輸掉,都採用第二種方式。
第四,運用榜樣的力量。
家長還可以用孩子喜歡的人物或動畫形象,讓孩子意識到該如何面對失敗。
奧特曼是孩子喜歡的動畫形象。與小怪獸對戰,奧特曼並非一開始就能取得勝利,反而經常被對方揍得爬不起來。
但是,奧特曼總會找到力量,重新站起來與小怪獸決一死戰,取得最後的勝利。奧特曼是很好的榜樣。
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如果奧特曼輸了之後,就一蹶不振,坐下來哭鼻子,不再繼續戰鬥,結果會怎麼樣。
即便只有3歲,孩子也會明白,地球會被毀滅,後果將很嚴重。所以,奧特曼必須戰鬥。
此時,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像奧特曼學習,即便輸了,也不能生氣,而是要想辦法提高自己,應對下一次戰鬥。
04 寫在最後
孩子輸不起不可怕。因為他還是孩子,還有無限的可能性。
家長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度焦慮;當孩子輸不起時,不要指責孩子,要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孩子一定支援;同時,家長還可以藉助角色扮演、榜樣力量等方法,讓孩子明白除了生氣,還有更好的應對方法。
家長要有成長型思維,相信自己可以變得更好,也相信孩子可以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