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個藥明天才會到貨,要不你試下它的兄弟產品?” 店員給進店的小王拿了一盒人參,“這個藥比黃芪適應症更廣,長期服用不但大補元氣,身體倍兒棒。”
聽著店員“天花亂墜” 的吹捧,小王半信半疑地買了幾袋回家,準備嘗試下這種藥是否真的有那麼神奇。但是他心裡還是有些不解:都說是藥三分毒,人參和黃芪真的無差別,可以換著用嗎?
黃芪有著長達千餘年的應用歷史,應用範圍廣,功效顯著,是傳統中醫中補氣的重要藥物。同樣補氣的還有人參,二者性味不同,用法用量不同,所發揮的功效也有很大的不同,日常應用需多加註意。
·黃芪
黃芪,又名黃耆、戴椹、獨根等。
古代醫家認為,黃芪其性善動,行於表裡內外上下,可補一身之氣,臨床應用極為廣泛。黃芪性微溫,味甘,主入肺經和脾經,主治氣血虛弱、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潰瘍等症。在臨床實踐中,黃芪常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急慢性腎炎,對改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也有較好的表現。
很多人都喜歡使用黃芪泡水喝,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黃芪不能過量使用,一般情況下一次不能超過15克,並且分兩次或者三次使用。如果黃芪使用過量,則可能會出現一些頭暈、影響睡眠質量的問題,同時還有可能讓人雙頰泛紅,心情變得煩躁。另外對於一些腎陰虛、溼熱以及熱毒熾盛、肺結核、經期女性及孕婦而言,也要避免使用黃芪。
·人參
人參是我國名貴藥材之一,是天然補益藥的代表,享有“中藥之王”的美譽。人參性平味甘、微苦,歸心、肺經。平時食用人參能夠大補元氣,主治肺虛喘咳,津傷口渴,久病虛弱,體虛欲脫等症。
一般而言,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氣虛者服之最佳。但凡屬腎功能不全伴少尿的患者、膽結石、膽囊炎、動脈硬化、高粘滯血癥、胃病患者,還有“肝陽上亢”的高血壓病人、失眠煩躁屬實證者、體質陰虛火旺者和發熱感冒者,以及一切“火鬱內熱”與溼熱實證患者,均不宜服用人參進補。
黃芪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能夠幫助滋補身體,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黃芪要怎麼吃才能夠發揮最大的藥效呢?
直接幹嚼黃芪是一個很方便的選擇。但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黃芪嚼起來口感很硬,那麼也可以含服黃芪。
另一種黃芪的簡單吃法就是用來泡水喝。首先應該準備一定的黃芪,然後再用開水進行沖泡,這樣來當做茶飲用,可能效果會更加的好,有時間還可以在家裡先將黃芪煮一下,這樣就會比泡要好的多。
黃芪入菜也是個好方法。這裡推薦一道黃芪粳米羹。首先準備30克的黃芪,清洗乾淨之後先用水煮一下,這樣可以發揮到最大的藥效。殘渣過濾之後再加入粳米,煮到軟爛之後就可以直接食用了,不僅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還可以補氣血。
黃芪是臨床應用最廣的一味補氣中藥,幾千年來被廣泛地用於多種病證的治療,而且其作用不斷有新的發現,所能調理的身體問題也越來越多。
1.補氣
黃芪主入脾、肺二經,有補中益氣昇陽之功,凡肺脾氣虛,食少便溏,咳嗽氣促,倦怠乏力,或氣不攝血,各種出血及崩漏,中氣下陷脫肛,子宮下垂等,均可選黃芪。臨床黃芪常與人參、白朮、升麻、柴胡等同用,以加強升提之力。
2.消水腫
黃芪具有利水消腫之功,適用於脾虛失運,水溼停聚而致的肢體面目浮腫,小便不利,多與防風、白朮等同用,如《金匱要略》之防己黃芪湯,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3.止汗
黃芪具有很好的益衛固表作用,是治療表虛自汗要藥。如配伍防風、白朮,即玉屏風散,專治表虛自汗、易感冒者。配伍牡蠣、小麥、麻黃根,即牡蠣散,可治表虛之自汗或盜汗;配伍當歸、生熟地、黃連、黃柏、黃芩,即當歸六黃湯,治陰虛火擾之盜汗。
4.斂瘡生肌
黃芪有良好的斂瘡生肌之功,如黃芪配伍當歸、穿山甲、皂角刺、川芎(即《外科正宗》透膿散),用於瘡癰已成膿,外不易潰破且漫腫無頭等症。若配伍人參、當歸、熟地、川芎、茯苓、官桂等,可治瘡瘍潰後久不收口者,如內補黃芪湯。
5.緩解乾燥
中醫講“脾氣旺,津液生”,津液少多是因為脾氣虛、不能化生津液造成的,因此健脾可以有效治療此症。黃芪健脾益氣,化生津液,通達陽氣,可以使津液隨陽氣散佈、上承,抵達肌膚及口、眼等部位,以養周身臟腑,再配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劑,不僅能明顯改善口乾、眼乾、關節疼痛等症狀,還可以調節免疫功能。
黃芪有生黃芪和炙黃芪兩種,炙黃芪主要以蜜炙為主,就是把生黃芪切片後,加蜂蜜炒制而成。生黃芪重在補衛氣,兼以排膿止痛;而炙黃芪主要以補中氣為主,即我們的脾胃之氣,如遇氣虛乏力、食少便溏,可與黨參等合併使用。
張仲景有個著名的方子,對消化性潰瘍的效果非常好,就是取炙黃芪和其他藥物一起配伍而成。但是有一點,因為炙黃芪容易上火,使用時建議注意與其他藥物的配比及用法用量。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黃芪味甘,性微溫。兩者雖然都有補氣之作用,但二者作用並不同。黃芪的補氣作用雖遠不及人參,但黃芪之補,偏於走表,其昇陽、固表、內託和利尿消腫等功效,卻為人參所沒有。鑑於它們同中有異之功效,所以必須區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