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分析厭學的原因,接受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有的放矢地找到興趣點,建立起自強不息的內驅力,才是真正的教育
別人家孩子讀書,書聲琅琅、母慈子孝。自家孩子寫作業,字跡潦草、雞飛狗跳……近日,一則“爸爸帶厭學男孩工地搬鋼筋”的影片引發關注,家有同款厭學娃的中年父母,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家長的用心良苦。男孩爸爸楊先生表示,兒子9歲上4年級,不願意讀書,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聽,說想出去打工,就把他帶到了自己幹活的工地上體驗一下,孩子幹了一天半的時間,最後實在受不了,說想通了回去一定好好上學。
翻閱以往報道,不難發現,出此下策的父母多為體力勞動者。不吃讀書的苦,長大就得吃生活的苦。對這句話背後的深意,他們的理解自然更為深刻。比如去年6月,安徽淮南一男孩厭學,當廚師的父親將其領到後廚,體驗“顛勺”教育。男孩一手拿筆一手端鍋,父親在一旁質問:“試試鍋重,還是筆重?”
類似的做法,還有工地搬磚、村裡放羊、翻垃圾桶撿塑膠瓶的。家長的心態不難理解,希望透過“吃苦”教育,讓“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幡然醒悟,珍惜讀書的機會。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引導。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言傳行不通時,身教不失為一種補充。不過,“體勞”式教育真的有效嗎?“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就是治療厭學情緒的靈藥?正如網友所言,體驗幾天勞動而已,怎會真正理解父母年年日日的辛苦,過不了多久就會故態復萌。一時的“體罰”,可能只是飲鴆止渴。
“吃苦”不是治厭學的法寶,一味歧視和貶低體力勞動,也可能會對孩子未來的擇業觀產生誤導。仔細分析厭學的原因,接受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有的放矢地找到興趣點,建立起自強不息的內驅力,才是真正的教育。
當然,望子成龍的父母,也要正視現實,接受孩子的平凡和普通。一千種孩子,對應一千種教育方式。無視天資秉性的差異,別人的陽光大道可能成為自己的崎嶇小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讀書,的確會讓人生擁有更多選擇,卻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唯一出路。“為你好”的一廂情願,只會加劇緊張焦慮,無法把孩子逼回書桌。
近日,一則新聞讓人心生感動。“送兒子去北大”的雞蛋灌餅店主,受邀去北大參加校園美食文化節。談到兒子的培養,彭爸爸的一番話,或許值得每一位父母反思,“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比聰明、成績好的人更重要。”
談及教育的方式方法,不禁讓人想起一個比喻,“雞蛋從外部打破,是碎裂,是毀滅;從內部打破,則是孵化,是新生”。一兩次吃苦,可能扶不起厭學的孩子,激勵和鞭策,不等於逼孩子屈從。與其挖空心思給孩子“找苦吃”,不如花心思幫他們找尋真正的興趣和愛好。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如歌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