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法重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家長務必親力親為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將孩子給老人帶。這種行為對家長來說是無奈,但對於孩子來說是不負責任。
當你見到孩子只認識老人不認識自己的時候不會感到心酸嗎?當你的孩子向老人或保姆尋求慰藉的時候你會做何感想呢?當你的孩子跟你產生隔閡的時候你會後悔沒有陪伴孩子嗎?當你的孩子因為缺乏管教誤入歧途的時候你會感到心痛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不是優越的生活,而是家長的陪伴。家長自己帶孩子不僅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讓孩子健康成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及行為習慣。
貝克漢姆就是親自養育孩子的“楷模”,在大兒子出生的時候,兩人就堅持不僱傭保姆,親自照顧孩子。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他們親力親為,事無鉅細、小心翼翼地照料著孩子。
他們前後親自養育了四個孩子,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可以說是很多家長學習的榜樣!自己的孩子自己照顧,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卻總有很多人做不到。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是孩子的悲哀
通常家長將孩子拋給父母帶不外乎這幾種情況。很多的年輕父母自己都還只是個孩子,自己都沒有玩夠,生了孩子以後直接將孩子扔給老人帶,然後去過自己的二人世界。
還有的家長是迫於生計,一人賺錢不夠開銷,兩人工作又無人帶娃,所以不得不將孩子交給老人。
再者就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有著新思想。男的想立業,女的想做獨立女性,在事業的上升期、關鍵期,誰都不想在家帶娃、然後一輩子碌碌無為。所以孩子的教養問題只能交給上一代的人。
自己的孩子自己養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父母辛勞一生養育了你難道還要在該安享晚年的年齡再去幫你養孩子嗎?
當然這並非是最重要的!家長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才是最悲哀的,不僅傷害了孩子,也影響了自己和父母。
電視劇《金婚》中,佟志文麗一家便向我們完美展現了“生而不養,養兒不教”的含義。4個孩子,一個生了卻不養從小就被扔給奶奶帶到鄉下養著。
至於另外3個,因為重男輕女,所以對女兒缺乏關注,對兒子非常的溺愛。雖然在身邊養著但是卻沒有好好教育孩子。也因此導致了孩子命運的多舛以及悲劇的發生!
父母親自帶孩子的好處有哪些?
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是簡單的餵養即可,還要好好的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同樣是一項艱難而浩大的工程。但是相應的,家長帶娃的好處跟父母所付出的也是成正比的。
家長帶娃有利於孩子養成好的性格及行為習慣。我們常說“隔輩親”,老人總是會對孩子多一份縱容,喜歡慣著孩子。這對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優良習慣的養成是極其不利的。
相對於老人,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可能會更加理智,會正確引導孩子、不溺愛孩子,從而幫助孩子成長及發展。
家長帶娃能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和機會,經常和孩子互動能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避免孩子性格怪癖或出現自卑感。
家長可以經常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能幫孩子樹立自信,還能讓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家長帶娃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經常陪伴孩子能讓孩子更具安全感,令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的同時能幫父母走進孩子的心中。能讓父母及時瞭解孩子,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糾正孩子的錯誤。
隔代教育弊端多
老人帶孩子的確能幫父母減輕壓力,在很多方面也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
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和行為習慣有很大的影響。人到老年會格外的疼愛孩子,總是對孩子無底線的縱容、遷就,很容易將孩子置身於溺愛和放縱之中。
孩子犯了錯也不被懲罰,任何要求都會盡力被滿足,時間一長,很容易養成孩子無法無天、囂張跋扈的性格。以自我為中心,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令孩子變得自私任性。
影響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我們早已爛熟於心,但是真正能做的卻很少。很多老人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苦,所以對孩子事事包辦。
孩子雜亂的玩具,老人會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孩子吃飯、他們會一口一口地喂;孩子的鞋帶他們會幫忙繫好……在老人的照顧下,孩子真的稱得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了。
這種包辦式的服務,這種過度保護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阻礙了孩子動手能力、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影響了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相應的,孩子的依賴性會變強,抗挫折能力會變差。遇到事情不會動腦只會依靠別人,面對失敗會極易氣餒、產生不良情緒。
影響孩子形成優良品質。老人的思想觀念與現在的年輕人差異較大,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老人的很多育兒觀念、育兒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但是在短時間內又很難改變已經固有的思維模式。
所以很可能會因為一些教育意識及教育方法的缺失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孩子形成優良品質。
影響孩子的社交。當孩子與夥伴發生矛盾時,父母會先了解清楚情況,然後幫孩子分析事情的對錯,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而有些老人帶娃則是不能看到孩子受“欺負”,一切以自家孩子利益出發,不分青紅皂白、想方設法地替孩子討回“公道”。
這種教育方式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還會模糊孩子的是非觀,影響孩子三觀的形成!
最起碼在孩子6歲以前不要缺席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可見孩子的童年生活對孩子的成長何其重要。
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其實很簡單,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是很重要的。有人說0-6歲是孩子人生的起始階段,還有人說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
無論哪種說法,都足以看出孩子0-6歲這一階段的重要性,同時這一階段的孩子可塑性也是最大的。
0-3歲是情感培養的關鍵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不斷地重複、加深確定和媽媽的關係,和媽媽之間建立信任和依賴。在這個階段需要家長的陪伴、關心愛護。
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孩子大部分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在此階段正確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為了避免孩子養成不良的性格及行為習慣,家長應儘量自己帶孩子。
能有效避免老人帶娃給孩子養成的壞習慣;能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能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總而言之,家長親自帶孩子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利於增進親子之間感情。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說得挺簡單,但是我們也要工作賺錢, 不賺錢拿什麼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每天加班加點地工作,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哪裡還有空閒去管教孩子。”
忙只是你偷懶的藉口,奧巴馬還能每天陪孩子吃飯,和孩子交流溝通,幫孩子解決問題,難道你比奧巴馬還要忙碌嗎?
儘量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在6歲之前。實在沒有條件親自帶孩子的父母也要儘可能地多去陪伴、關心孩子、也不能缺少對孩子的教育。
當然不是說6歲以後孩子就不需要父母了,父母就可以做甩手掌櫃了。相反,6歲以後孩子的教育問題同樣不能忽略!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陪伴就像食物有保質期一樣有一定的期限,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沒有機會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家長再忙再累也要參與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