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之後
暑氣開始減退
氣溫下降明顯
空氣更加乾燥
要注意哪些呢?
秋季養生有“四防”
秋燥、秋涼、秋乏、秋鬱!
一防:防秋燥
秋季燥氣傷人,而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津幹液燥”的現象,比如咽喉發乾、皮膚乾裂、大便乾燥等。
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蘿蔔、番茄等新鮮果蔬,以養陰潤燥,避免燥邪傷害。
二防:防秋涼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因此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
早晚溫差大,幅度甚至高於10℃以上,應注意及時新增衣物。
三防:防秋乏
進入秋季,不少人會出現“秋乏”,典型症狀就是渾身疲軟,精神欠佳,睡意連綿,呵欠不斷,食慾增強卻又不易消化。
對付“秋乏”應從起居上進行調節,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切忌過勞。
此外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鍊,也可以預防“秋乏”,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等鍛鍊專案。
四防:防秋鬱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萬物枯敗,一片昏黃,易使情緒受到消極影響。
而憂思多慮,必傷肝脾,致使百病縱生。應注意調養脾胃,多曬太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