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長大後更堅強、更勇敢,早點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就成了每一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並沒那麼簡單。父母的不同做法,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心狠媽媽vs心軟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吉吉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有點膽小,媽媽就想培養兒子獨立睡覺,希望他可以堅強、勇敢一些。但吉吉並不想自己睡,他有時會哭著小聲地哀求,“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吧。”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媽媽卻狠心地堅持讓吉吉自己睡,即使兒子半夜在房間門口哭,她也沒有妥協。她讓兒子重新回到自己的床上,閉上眼睡覺。但她並不知道,兒子閉著眼睛,並沒有睡著。等媽媽走後,吉吉就會陷入對黑暗的恐懼中,經常會做惡夢。

小遠7歲了,卻一直不願意和爸爸媽媽分開睡。爸爸覺得他長大了,再不分床睡,就不合適了。但媽媽卻擔心兒子會蹬被子,會害怕,會睡不好覺等等。每次小遠說,“媽媽,讓我跟你們一起睡吧。”媽媽就會心軟,總會一口答應。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遠的媽媽對“分床睡”有自己的看法,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即使和爸爸媽媽睡,只要父母注意衣著,不在孩子面前有過於親密的舉動,都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最近一段時間,小遠開始自己睡了,一點也沒有害怕的表現,獨立性很強。

媽媽的狠心做法,會讓孩子置身於更大的恐懼之中,除了黑暗的恐懼,還有父母不要自己的恐懼,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甚至會給孩子造成一生的陰影。

而媽媽的心軟,也不是單純的心軟,還有理性分析,針對孩子膽小的性格特點,不過於嚴苛,既實現了與孩子分房睡的目的,又不影響孩子獨立能力的提升。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和未來發展也有不同的影響。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存在一定的誤區,總認為孩子與父母同床睡,就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早熟的情況,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長。其實,孩子與父母親子共眠,並不一定就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有些家庭的子女多、房間少,父母與孩子睡在一張床或一個房間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性早熟的孩子也只是少數,不能以偏概全。相對來說,在較為惡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可能更為懂事,獨立性更強,將來也會更為孝順父母。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分床睡、分房睡?

1、分開睡的年齡不可過早或過晚

家長與孩子分床睡、分房睡的年齡不可過早,也不可過晚,以5-8歲左右為宜。孩子在5歲時,性別意識正在萌芽,這時分房睡有助於孩子對兩性差異有正確的認知。

而孩子到了8歲,性別意識比較強,這時再與父母同床共眠,不利於孩子將來與異性的交往。

2、先分床睡,再分房睡

父母應當遵循先分床睡、再分房睡的過程,避免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可能會放大孩子內心的恐懼,讓孩子更加害怕與驚慌,對分房睡就會產生牴觸情緒。

父母可以先分床睡,與父母還處於同一個房間,孩子就不會過於恐慌。當孩子逐漸適應分床睡以後,父母就可以考慮與孩子分房睡了。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3、父母與孩子一起佈置兒童房

父母有了與孩子分房睡的想法之後,就要與孩子一起整理和佈置兒童房,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佈置,並讓孩子參與到佈置自己房間的過程中,為順利分房睡做好準備。在共同佈置房間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會有良好的溝通,可以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

4、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睡前陪伴

在孩子入睡前,父母就要做好孩子的睡前陪伴,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看繪本、講故事或者聽音樂、兒歌等等,還可以與孩子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會逐漸消除孩子獨睡的恐懼。在孩子慢慢入睡以後,父母可以悄悄離開孩子的房間。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不願意分床睡,主要就是缺乏安全感,害怕獨自面對黑暗。父母應當讓孩子知道,即使選擇分床睡、分房睡,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陪伴也不會少,讓孩子安全感滿滿。

每個孩子分床睡、分房睡的年齡都不一樣,並沒有固定的年齡界限。父母在孩子分床睡、分房睡的問題上,也不必過於焦慮,只要在小學階段完成分房睡即可,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09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