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貴也。”
意思是說,凡事以少為貴,少才能得到更多。
人生亦如此,多不如少,少的力量,讓生活更有質量。
少,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也是最高階的養生。
01
少食,則少疾
常聽老人說:“能吃是福。”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是:善吃是智。
不挑食、吃得下是福氣,但懂飲食之道才是智慧。
《素問·瘦論》中有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長期飲食過飽,腸胃負擔過重,也很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如三高、心血管疾病等。
遠離疾病的秘訣就是少食,準時限量,七分飽,才是剛剛好。
106歲高齡的宋美齡,就格外注意飲食之道。
一天之內,她要吃五餐,但每頓只吃五分飽,淺嘗輒止,絕不多吃。
甚至每天都要稱體重,一旦超重,她就會將正餐改成蔬菜水果沙拉,偶爾吃些牛排。
正是如此自律節制,食不過飽,宋美齡才能無病無痛,長命百歲。
民間有句老話:“常有三分飢,百病不相襲。”
無論是盲目節食敷衍了事,還是胡吃海喝無所顧忌,都是不可取的。
七分飽,三分飢,節食安胃,恰到好處,才守得住健康,無病無痛。
02
少欲,則少憂
清朝學者申居鄖曾說:“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意思是,如果一個人放縱自己的慾望,那憂愁禍患也會隨之而來。
你想要的越多,麻煩也就越多;反之,減少自己的慾望,才能洞見幸福的真諦。
柳宗元有一篇文章叫《蝜蝂》。
蝜蝂(fù bǎn),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
爬行時,無論遇到什麼,就拿過來放在背上,漸漸地東西越來越重,但筋疲力竭也不肯停下,直到跌倒摔死。
很多人活得不幸福,便是像蝜蝂一樣,慾望過多,但卻忘了能揹負的東西是有限的。
人們常說,年齡越大,憂煩越多,但其實和年齡並無關係,而是慾望過多。
對外物的渴求,是我們的本能,但人心有限,慾望無窮,過多的索求,只會是人一生悲劇的開始。
《孟子》有言:“養心莫過於寡慾。”
內心的豐盈,源於慾望的減少,而非外物的增加。
少欲,知足,放下貪念,才是養心之法、善身之道。
點選下方名片,和百萬詩友一起讀禪語,聽禪意;
共悟人生,淨化心靈
03
少言,則少禍
《口銘》中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一個人如果說話不知節制,隨意開口,會給自己招惹禍端。
不妄言,少說話,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曾國藩初入官場時,也是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上司同僚。
直到差點丟掉性命,才頓悟自省,給自己立下規矩:謹言,刻刻留心。
他自此說話謹慎,時刻細心留意,每日在睡前,還要回想自己是否有言語不當之處。
後來,他口中話不再多,出言處事只求一個“穩”字。
言少則禍少,曾國藩深諳此理,方能平定太平天國,興辦洋務,終成一代名臣。
《周易》有言:“吉人寡言語,躁人之辭多。”
少說話,不妄言,是入德之基,載福之道。
張嘴說話前,務必深思熟慮,寧可無言,也別話多。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多言,越是不說廢話,越能遠離禍端,修德積福。
04
少思,則少愁
作家林清玄說:“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掉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道理很簡單,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人們總是為了還沒發生的事情擔憂,想著想著,就把自己陷在了負面情緒裡,難以抽身。
《紅樓夢》中,黛玉妹妹是多少文人心中的千古一夢。
她出身大家,才華橫溢,一顰一笑中皆是風情,但另一方面,她體弱多病,父母雙亡,情路坎坷,結局悲涼,又令人扼腕。
其實細想,黛玉的香消玉殞,和她多思多慮的性情關係很大。
一點風吹草動,她都會在心裡胡思亂想,情緒上引起軒然大波,讓身心備受折磨。
古人有云:“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鬆。”
所謂的憂愁,有時候不過只是你胡思多想,為自己設的囚籠枷鎖。
小事想多了,身疲;大事想多了,累心;爛事想多了,煩人。
不如少思少想,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人這一輩子,把心情照顧好,比什麼都重要。
05
少怨,則少悲
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
誰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有人怨聲載道,有人一笑置之。
抱怨多了,看似是宣洩,其實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演變成你的悲傷負擔,滿滿的都是負能量。
越抱怨,越不幸,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少抱怨,轉換心態,豁達樂觀,才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白居易生來體弱,年少恰逢安史之亂,顛沛流離。
中年仕途坎坷,屢遭貶謫,“謫居臥病潯陽城”,但他卻活到了75歲的高齡。
他長壽的秘訣就在於:少抱怨,常開懷。
臥病在床時,他笑著說:“枕上愁煩多發病,床上歡笑勝尋醫。”
年老中風後,他依舊笑著說:“頭風若見詩應愈,齒折仍談笑不妨。”
白居易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心中無怨,熱愛生活,所以人生處處是風景。
作家劉同有句話說得好:“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化怨氣為動力,腳踏實地改變自己。
抱怨,是最無用的東西,越是抱怨,悲傷離你越近,幸福離你越遠。
生活再難,別忘了微笑;日子再苦,別少了樂觀。
少抱怨,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你就贏了。
《道德經》中有言:“少則得,多則惑。”
少食,遠離疾病,長命百歲無憂;
少欲,遠離煩惱,一念清心自在;
少言,遠離禍端,默默修德積福;
少思,遠離憂愁,保持神怡心靜;
少怨,遠離悲傷,一路高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