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育是一場家族賽,家長不謀劃,孩子如何贏得未來?

由 習國防 釋出於 健康

教育是一場家族賽,是一場馬拉松,是一個家庭的世代傳承。在古代,名門大戶都主張耕讀傳家,耕其實就是理財,讀其實就是教育。現代家庭其實也是如此,孩子還懵懂,沒有價值觀念,在這種情況之下,就需要家長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總體佈局。幾個觀念和有心的家長分享。

第一: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每個人的一天都不是24小時,在時間面前,是人人公平的,在時間利用方面,卻“貧富差距懸殊” 。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如何利用好時間,可以有規劃本,什麼時間,幹什麼事情,一目瞭然。也可以事後覆盤,在睡前,讓孩子回憶,這一天在什麼時間,幹了什麼事情,是不是存在大量浪費時間的現象。對於初三或者高三的孩子,可以以25分鐘為單位時間,在25分鐘之內規定自己幹什麼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最高效的利用時間。

第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一定要有規劃,要有規律。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什麼時間幹什麼,都是有規劃的,都是有規律的。只有這樣,才是有條不紊地 ,才是高效的。必要的時候,人像機器一樣活著,按部就班,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不說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即便現在的影視明星,都是如此規劃。

第三:不要形成拖拉的壞習慣,小學和初中階段,因為有大量的重複性作業,挑戰性不強,新鮮感不夠,所以很多孩子養成了拖延症,一個小時能夠完成的作業非要三個小時,放假三天,第一天就可以完成的內容,非要開學前完成。這樣形成拖拉的習慣,在低年級還看不出惡果,越到高年級,其消極影響越嚴重。效率的降低,和質量的降低,不但影響孩子的成績和考學,還影響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四:規定的時間幹規定的事情,任務明確,一目瞭然,高效勞動,即便休息時間也是如此。那些時間是作業時間,那些時間是休息時間,那些時間是遊戲時間,任務明確了,也就沒有了扯皮,沒有了拖延,沒有了猶豫不決。

第五:雖然說100個人裡面只有4個人能考上重點大學(211和985),但是隻要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一些都是順其自然的,甚至擁有一個優秀的人生,也是順其自然的。因此,家長需要注重的不是孩子成績,而是孩子的習慣。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第六:能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是一種優秀的品質,現在的孩子在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只有在學習上能夠遇到坎坷,因此,那些具有吃苦精神的孩子,遇到困難,能夠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能夠堅持到最後,能夠打硬仗,能夠贏得大型考試。之前的苦都是生活給的,現在已經不具備了,所以家長應該培養孩子一個體育愛好,在體育競賽中,培養這種習慣。

我是張文平說教育,從事教育二十年。更多幹貨內容,更多教育戰略,請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