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需要度過很多重要的時期,尤其是孩子到了叛逆期,大人會覺得很難搞。叛逆期孩子的表現有經常摔東西、亂塗亂畫、故意把房間弄得凌亂不堪。還經常挑戰監護人的規則和權威,不斷觸碰老師家長的底線,對於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反而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去嘗試。
總的來說孩子一共會經歷三次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發生在2到4歲左右,醫學上稱為寶寶叛逆期。第二個叛逆期,也就是學齡階段的兒童期,是7到9歲之間,在這個時期小孩子已經上學了,所以在學校裡他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他會認為在很多方面,他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來完成。而最後一個時期,叫做青春期的叛逆,這個時期可想而知是叛逆最為強烈的時期,也是更讓家長頭疼的時期,因為在這一時期孩子對性有了初步的認知,他的身體和心理也會有某種變化,一般表現為對異性產生好感等。
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叛逆的傾向後,一定不要採取強硬的手段與孩子對抗,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比如孩子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產生抑鬱心理,嚴重的會產生自殺的傾向。
教育叛逆期的孩子重要的是引導而不是管教,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一味地責罵起不到任何作用,父母應該試著和孩子成為朋友,儘量讓孩子主動對自己開啟心扉。
相關教育專家提醒孩子家長,只要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先順著孩子的意願,多給孩子一些嘗試的機會,但是要在孩子需要幫助和指導的時候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總之,親子關係要互相尊重,多些理解,才能夠和睦共處。孩子需要的並不多,只希望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心,父母應該多抽些時間陪孩子,多給孩子愛和關心,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一定會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說到這裡,不得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一個大型的紐約公司總部,走進去首先印入眼簾的是辦大廳門口擺著的一個精美的小魚缸。魚缸裡有著十幾條熱帶小魚在嬉戲,它們的長度都在三寸左右,尤其是大大的頭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人們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都習慣性的觀賞一會。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小魚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依舊三寸大小。
直到有一天董事長調皮的兒子來找他,看到這些長相奇特的小魚,感到很是新奇,於是就興奮地抓出一隻來,誰料慌亂中,魚缸被他從桌子上弄掉了,精美的魚缸瞬間變成一堆碎玻璃。魚也在地上痛苦的掙扎著……
公司的員工見狀,急忙商量解決的辦法,突然其中一個提議把魚放到室外人工噴泉,因為這是眼下唯一能挽救小魚生命的辦法。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幾天後小魚奇蹟般的長大了,是之前的幾倍長。閒暇時人們便聚在一起討論,小魚長大的原因,但究其本質,小魚長大的前提就是噴水泉要比魚缸大得多!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的成長足夠自由的空間。而不能讓它們拘泥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後來人們便把這種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以帶給孩子更多自由的教育方法稱為“魚缸法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孩子的身心也在不斷變化,父母不能固執的採用保守的教育方法,而是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權力,讓他們自己決定人生。同時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急於否定,只有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足夠信賴我們。要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