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際,易傷脾肺,幾個小方法幫你健脾養肺。
暑熱未褪,氣機處於發散狀態,易傷脾肺
八月之初,盛夏暑熱尚未全部褪盡,天地之間的氣機體總體仍然是處於發散的狀態,而天氣逐漸轉涼,氣候開始夾雜著涼燥之氣,有一部分的氣機開始逐漸內收,相當於走在一個十字交替的路口,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的。
對應於五髒,就屬肺及脾的消耗最大,盛夏後期既要順應四時之機向上宣發,又需要開始隨著時機變化逐漸緩慢內收、肅降。肺脾臟容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
肺為嬌髒,易受外邪侵犯,與皮毛肌腠濡養有關
古人指出「肺為嬌髒」,其生理特點是清虛而嬌嫩,不耐邪氣之侵犯;《素問》指出「肺為髒之蓋」、「肺者,髒之長也」,肺位於胸腔,覆蓋於五髒六腑之上,居於最高位,與外界相通,故外邪入侵時,首先被犯。夏秋交際時,仍有暑熱在外,氣溫仍偏高,若長期於室外暴曬,仍然容易感染暑熱之邪,而暑多夾溼,最終變成溼熱侵襲肺臟。
另一方面,盛夏最炎熱的時機已過,開始向秋氣相通應,氣候中清涼乾燥的部分逐漸增多,夏秋之際,與三伏中的後伏相接近,南方很多地方仍然是暑熱,溼熱仍盛,葉天士在「溫熱論」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後伏時期,暑熱這般溫熱之邪入侵身體,首先犯肺,讓大量的內熱堆積在肺臟,出現肺火。
肺朝百脈,指全身血液都經百脈流經於肺,經過肺的轉換,將血液輸送至全身,營養全身臟器,皮毛肌腠也得以精血濡養。由於仍有高溫,受現代生活習慣影響,不少人仍然熱衷於低溫的空調及勁爽冷飲,此時本身已經在大量消耗能量的肺,容易被這外寒侵襲。
脾主長夏,暑多夾溼,容易受困
脾主長夏,夏秋之際,正是長夏尾聲,脾仍然受較大的影響。脾喜燥惡溼,暑熱多夾溼氣,故容易受困;脾居於中焦,是水液輸布的樞紐,向上輸送於皮毛、肌腠和頭面諸竅以濡潤之,若脾受困,則輸布水液的功能受限。
皮膚與脾肺關係密切
容易出現乾燥、長痘、粉刺等皮膚問題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皮毛是一身之表,肺與皮毛相結合,肺與皮毛的相互為用。肺氣宣發,輸精於皮毛,即將輸送於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上佈散於全身脾毛肌腠以滋養,使皮膚紅潤光澤。
暑熱暑溼困肺,皮膚容易乾燥
夏秋交際,肺臟消耗能量大,容易為暑熱暑溼所困,則不能宣發,肌膚皮毛失去濡養,則皮膚乾燥,甚至爆皮,面色枯槁,皮膚萎黃。
肺火傷皮,易出現潮紅、粉刺、早醒
如肺為暑熱暑溼之溫邪所犯,出現肺火後,身體出現燥熱感,肺與皮毛相互為用,反應在皮膚則易出現皮膚潮紅、發熱、長紅色粉刺、痘痘含膿點,尤其是在肺經當令的凌晨4-5點,部分人會出現早上被熱醒的情況,如合併嗓子疼、咳嗽、咳黃痰、便乾等肺系症狀,那可能是肺火過亢了。
再者,若夏秋之際仍然熱衷於空調機冷飲,肺為寒邪所困時,肺朝百脈的功能受限,血液執行受阻,排洩通路不暢,反應在皮膚腠理則可見毛細血管顯露,或皮膚痘痘含有瘀點,留痘印、痘坑難消等狀況。
暑溼困脾,易使肌腠功能紊亂
脾氣散精,五經並行,濡養頭面、皮毛、肌腠;脾主運化,運化水液輸布至全身肌膚;運化食物至四肢百骸。若夏秋之際,暑溼困脾,則輸布受限,脾不能向上輸送營養物質於皮毛、頭面諸竅以濡潤之,脾輸布水液的功能受限,皮膚失去濡養,則乾燥、脫屑甚至蛻皮;輸布失職,肌腠功能紊亂,出現水液代謝紊亂,皮膚油光滿面,毛孔堵塞,閉口等。
夏秋之交,4個小方法幫你調理臟腑,養出好氣色
艾灸:脾健肺強,使皮毛得養,讓皮膚紅潤健康
艾灸可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協調臟腑功能,居家養生,簡便易行。夏秋之際,機體能量消耗大,可選擇以補益為主的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量消耗。脾健肺強,皮毛得養,氣血水液在其道,機體整體功能增強,肺脾便不容易受到暑熱、暑溼、溼熱及空調等寒邪的侵犯。
肺部可正常抵禦外邪,脾氣正常健運及輸布水液,氣血流通通暢,皮膚的抵抗力及免疫力、排洩力各方面也相應增強,自然皮膚紅潤健康,不易出現乾燥、痘痘、痘印、油光滿面等代謝症狀,即便長痘痘,但肺脾健運健康,氣血流暢,也不會有留下痘印、痘坑的困擾。
取穴可關元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三寸,關其元精之門,閉而貯藏者也,具有補虛益損、補益下焦,對於臟腑虛症有很好的效果,夏秋之際,艾灸此穴,可補肺健脾,減少這兩個臟器的損耗。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時間不宜過長,10-15分鐘為佳。
樹形瑜伽:脾氣得健,肺氣得舒,滋養頭面肌腠
樹形瑜伽是瑜伽中常見的一種體式,像樹一樣伸展向上,可以伸展陽氣,振奮脾氣,另一方面,透過有節奏的深呼吸運動,開啟胸廓,撥出肺中積熱及濁氣,達到撥出濁氣,鍛鍊肺氣效果。
脾氣得健,肺氣得舒,向上合力滋養頭面肌腠,清除肺中積熱,進一步減少肺火出現的問題,這樣皮膚便不容易出現紅腫或帶膿點的痘痘,膚色亦不會潮熱發紅,從內部解決皮膚問題。
動作:山式站立,左腿保持平衡,屈右膝,把右邊腳掌放在左大腿跟部,腳跟貼會陰,雙手在胸前合十,並穩定幾秒找到平衡感,吸氣後,手臂向上升舉過頭頂,保持深長呼吸,保持5秒。過程中要充分伸張上身、上肢,把意識放在手指尖。每日練習五分鐘,可達到生髮陽氣、鼓舞氣血、振奮脾氣、鍛鍊肺氣,進一步為換季的皮膚提供養分。
食補:健脾養肺,才能更好的解決皮膚問題
可在食療膳食中酌情加入白色健脾之物,因白色入肺經,部分食物既能起到健脾功效,又有彌補肺氣之功,如茯苓、山藥、芡實、銀耳、白芝麻等等。日常最常見就屬山藥粥,李時珍曾稱讚山藥為「健脾補益、滋養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佳品,有「小人參」之稱。
取山藥及薏米各一兩左右,可加蓮子幾顆。食材洗淨,加適量小米或粳米一起煮粥即可,即可潤肺燥,補脾氣,還容易消化,不額外增加脾胃負擔。透過日常食療。調養脾肺,發揮正常脾肺功能,攘外必先安內,才能更好解決皮膚問題。
外用解決皮膚問題: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清代葉天士提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則,遵循夏秋之際的大環境特點,皮膚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可在皮膚未出現此類問題之前進行預防。除了內調臟腑以外,還能透過直接外用改善皮膚狀態。
除了內養肺氣,還可以外用清緩舒爽金盞花爽膚水來改善肌膚狀態。
來自於大自然的金盞花,其花、葉有消炎、清涼、降火的作用。對乾燥的肌膚,有滋潤效果,幫助肌膚補水,清爽肌膚,助力皮膚吸水。鎮定肌膚,溫和舒緩,敏感肌也可以用。淡化皮膚痘印,調節皮膚水油平衡。萃取自然界的天然成分,金盞花溫和舒緩、淡化痘印,野菊花舒緩泛紅肌膚,紫蘇籽給肌膚以滋潤,改善乾燥情況。性質溫和、滴滴精粹、舒緩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