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存在即合理!
沒錯,人體任何一處器官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就拿依附著肝臟的膽囊器官來說,雖說膽汁是在肝臟內生成的,但是膽囊卻起到了濃縮、儲存和排出膽汁的作用。因此,當膽囊疾病患者聽到醫生建議自己摘除膽囊時,總會有諸多的顧慮,害怕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質量!
不得不說,近些年隨著生活、飲食習慣和環境改變的影響,我國膽囊疾病的病發率的確是有了增長的趨勢,比如膽囊息肉、膽結石以及癌變等等。
有相關的資料調查顯示,在許多醫院的普外科病房中,膽囊切除手術,已經成了僅次於闌尾切除手術,排在第二位的常見腹部手術。
那麼問題來了,切除膽囊是否對身體存在負面影響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如果患者出現了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結石生長較大或結石數量較多、息肉有便便的可能、已經發生癌變等,從多方面考慮,醫生就會建議患者切除膽囊。
膽囊摘除手術的價值,並不是為了讓患者花費無意義的金錢,而是為了患者日後的生活質量著想;
比如膽結石發展到了膽囊喪失功能的階段,患者可能會反覆出現膽囊部位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表現,此時即便是不摘除膽囊,它也早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反而給患者造成了痛苦,所以切除它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
如上文中提到的一般,膽囊切除之後,並不代表患者喪失了排出膽汁的功能。因為肝臟會源源不斷的分泌膽汁,雖然患者已經失去了膽囊,但是在病情恢復的階段,膽總管就會逐漸代替膽囊開始工作,所以機體的消化和吸收系統並不會受到過大的影響。
但是,從膽囊手術到完全恢復,的確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通常在切除膽囊之後的6-12個月,受膽囊摘除的影響,膽汁沒有經過濃縮、儲存的步驟,所以會或多或少的對消化和吸收造成影響,患者可能會有腹瀉腹痛、腹脹、脂肪瀉等症狀表現,特別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後明顯。
不過,隨著膽總管的逐漸適應、十二指腸活動的節律逐漸調整,消化和吸收脂肪的功能在1年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單純看膽囊切除後一年內影響脂肪消化和吸收這一點,對肥胖的患者其實是有一定作用的。因為膽汁直接流入腸道,會刺激腸道的蠕動,導致腸胃道吸收營養物質適當減少。特別是對油膩、高脂肪的物質吸收減少。
而且,為了術後的儘快恢復,醫生多不會建議患者進食大量油膩、難消化的食物,而是以清淡的食物型別為主,這從某種高程度上來說,其實是起到了減肥的效果。
這裡還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如果患者在切除膽囊後的1年之後,仍然反覆有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症狀,這可能是其他疾病到來的表現,比如膽汁反流、胰腺癌或胃炎等等。
此時,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的檢查。而且,即便是沒有不適症狀,在切除膽囊之後,患者也應當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相關的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