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三四歲都算晚了,這3大黃金期家長要抓住
給孩子立規矩這事情,其實當母親的可以說是都有一本血淚史。自己立了規矩,結果家裡其他人說,現在孩子太小懂啥,這就是在折磨孩子。
也有些家長,孩子一哭鬧,尤其是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自己就氣炸了,或者是直接妥協了。
其實立規矩這件事情家長們不必看得太過嚴肅,同時,家長也應該知道,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情,三四歲都已經算晚的了。
兒童專家、兒童心理專家都曾表示過,給孩子立規矩,最黃金的時期就是從孩子出生到6歲前。而且這個黃金期分為三個階段。
此時的孩子會進入到一個“秩序敏感期”當中,孩子會對物品的位置、順序開始敏感,稍微改變一下就可能引起寶寶的哭鬧。
比如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誰先動筷子,另外一個人先動就不行;比如開門一定要誰去開,另一個人去開就哭鬧。
那麼家長就可以利用好這個“秩序敏感期”,給孩子立下“物歸原處”的規矩。
家長在孩子長大之後總是嫌棄孩子玩具不放回原味,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不如直接趁現在,孩子對“秩序”特別敏感的時候,很愉快的就給孩子立下這個規矩,培養孩子收納的好習慣。
這樣孩子長大之後也會做事情更有條理性。
第二個黃金期:2-3歲蒙特梭利說過,在孩子6歲前,就是在一個又一個敏感期當中的,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迎來一個讓無數父母都抓狂的“自我意識敏感期”。
也被稱之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又叫“可怕的兩歲”。
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才開始發育,孩子迫切地想要感受到“我”的存在,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把“我的”、“不要”這樣的字句掛在嘴邊。
這個階段孩子的表現會“自私”一點,但是家長不要去和孩子硬碰硬,也不要去責怪孩子說他“自私”。而是遵循孩子的發育特徵去給孩子建立規矩。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如果大人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那麼就不要怪孩子模仿,哭鬧著也要玩手機。
2、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讓孩子參與到立規矩的過程當中,這樣孩子更容易去主動遵守。(孩子很多詞彙還不理解,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好理解)
3、利用行為習慣繪本
孩子喜歡和別人唱反調,但是自己卻很願意去模仿別人,所以陪著孩子去看繪本,孩子喜歡繪本中的小動物,家長加以引導,孩子就會模仿。
第三個黃金期:3-6歲3歲前還是要以引導為主,要讓給孩子充分的愛,那麼在3-6歲的時候,家長給孩子立規矩就要嚴格一些了。
立規矩的內容也要更偏向於面向社會。比如想要什麼別哭鬧,用語言表達出來;言行舉止要注意禮貌;做錯事要道歉和改正;要學會自己處理一些事情,比如疊被子、繫鞋帶;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不可以打人等。
對於一些觸及到底線的事情,家長也可以板起臉,嚴肅一些,好讓孩子知道,這是個不允許、很危險的事情。
其餘時候,孩子沒有遵守,態度可以也可以堅決一些,但是語氣一定要溫柔。依舊讓孩子在愛中長大。
立規矩和給孩子愛並不衝突。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讓孩子擁有一個有邊界感的人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