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趕緊住手,再打可能會出大問題

家長動手打罵孩子,導致孩子心理承受不住走上極端道路的例子屢見不鮮。網上一個母親給兒子開完家長會後,因為成績不理想,在學校的走廊上對其打罵。男孩一開始低著頭任憑媽媽說落,一句話不說。可突然間,趁媽媽不注意爬上後邊的遮擋牆,從3樓跳了下去,選擇用這種殘忍的方式來“報復”媽媽的教育。

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趕緊住手,再打可能會出大問題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足以引起家長的重視。我們打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感受。

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趕緊住手,再打可能會出大問題


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要趕緊住手,再打下去可能就會出大問題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激進,家長動手打自己的時候,剛開始可能還會懼怕,但是次數多了就會激發出逆反心理,模仿家長的行為,與父母對著打。這樣下去,家長在孩子心裡逐漸會變得沒有威信,孩子會不再聽話,並且很可能會形成暴力人格,對成長和發展都沒有好處。

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趕緊住手,再打可能會出大問題


還有一類孩子不善表達,捱打的時候自己委屈,但是不敢說出來。孩子捱打會有心理活動,無論委屈還是不服,都會有所表現。如果一直悶不作聲,不哭不鬧,家長說什麼都不反駁,無論捱打還是責罵都默默承受,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積攢的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宣洩,很可能會產生心理問題,促使他們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

其實父母的教育是一個重要且蘊含智慧的事情,好的教育會讓孩子受益一生。那麼在遇到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應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引導呢?

明智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批評教育需要注意時間,古人教育孩子就很講究時機,認為“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教育孩子最好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會影響食慾和發育;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這會讓自尊心正強的孩子產生“丟人”的羞恥感,從而留下心理陰影。選擇正確的時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教育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輸出,家長應該在瞭解孩子的想法後,把正確的道理和價值觀傳遞給他。現在的孩子很有主見,家長有時只看到孩子這樣做的行為,不理解行為產生的原因。這就需要用時間和耐心去了解孩子這樣做的想法,跟孩子好好交流,告訴他這樣做不對的原因,從而幫助樹立正確的做事邏輯。

其實教育沒有量化的標準,我們應該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1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捱打時出現這2反應,家長趕緊住手,再打可能會出大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