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復原力
加速奔跑、加速做強、加速成長……無論對於個人還是集體,在所有實現加速的條件中,“加速復原力”越來越不可或缺。
比如在受疫情一撥又一撥的無情衝擊之下,誰擁有這樣一種“加速復原力”,誰才擁有防疫與發展統籌兼顧的資格——因為如果連生存都難以維繫,就談不上活得更加美好。
“加速復原力”是一種面對無常、反覆的威脅時,不斷加速復原自我的能力。比如,前幾天奧運會百米競賽的賽場上,有選手意外搶跑,大家重新開始,可能導致本來可以正常發揮水平的選手最終失衡,“加速”成“失速”。
“加速復原力”是在危機爆發時,不斷加速適應,是保持定力的能力,而非內耗、內訌、推卸責任。比如,一些國家沒有把精力放在防疫上,而是一而再地“甩鍋”,致使不斷犯同樣的錯誤。
“加速復原力”是一種加速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正在開展的各種合作、消除各種群體差距和鴻溝的舉措,都是在“和為貴”“和為速”中實現“加速”,因為社會經濟活動某種意義上就像烙大餅,是來回翻動的過程,每一面都不能烤焦,“治大國,若烹小鮮”也早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為速”、恰恰好。“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以此加強系統觀和整體觀,從而能快速修復治療經濟和社會的各種“病灶”和“漏洞”。
“加速復原力”是一種加速挖掘各種潛力、開拓新市場的能力。比如,我們正在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支援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相信這一行動方案出臺和執行的過程,就是加速恢復和發展的過程。
“加速復原力”是一種加速創新、降低成本、保證物流供應鏈順暢的能力。比如,在防疫特殊時期,與其琢磨加速投資尋求某種“增長”,不如沉下心來,把生存的基本鏈條和系統維繫好,好比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最基本的是呼吸迴圈系統的暢通。一些國家的有識之士,已經發出提高生產力的“下一個重點是復原力”的倡議,比如加速推出更多科學性的研發設計、增加多樣化外包和高庫存、應對需求大幅波動的運輸商,尋找更靈活的倉儲……這樣就可以在損失較低的情況下靈活安排,例如與其他客戶共享倉儲空間等。
……
此前,《參考訊息》援引香港《南華早報》、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鮮明提出未來國與國的競爭核心是“復原力”: “國家實力的基礎是復原力而不是增長。美國沒有贏得冷戰,是對手輸了。金錢、實力和影響力可以把變革轉化為增長,但首先,你必須生存下來。你需要成為擁有救生衣的領導者。”
……
“加速復原力”是種重要的觀念啟示,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不能忘記幾千年文明沉澱中本就有“復原力”的智慧,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能力。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不能從一時一地來看問題,一定要樹立大局觀,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如此才能形成系統性的治理,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
和而共生,親近自然,學習自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望“一丘山水當鳴琴”,聽“一曲青山映小池”,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從“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到“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在這些流傳千古的詩句中,美好的環境從來都是由多重元素組成的。
最強的“加速復原力”,一定是最美好的自然復原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