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說:"有些你以為壞的東西或許會引發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為好的東西,或許是這些才能窒息。"因此,教育孩子時,不要以大人的主觀臆斷來對待孩子,要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和內心需求,客觀地對待他們。
一、需換位思考。
"你給我聽著……","不行,必須這樣……","你給我做好了……"。這樣的話語是很多家長對孩子常用的語氣和要求。我們想,這是與孩子站在同一角度來傾聽孩子的需求嗎?這些家長很不注意教育方法,不要總盯著孩子的缺點上,總盯在孩子的短板上,結果孩子會沒了自信,沒了強項,甚至會破罐子破摔。這樣的家長往往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急切心態來摧殘孩子的心靈,毀壞孩子的前程。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換位思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看待問題,想孩子會怎麼想,會怎樣做,這樣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二、家長要清楚平等交流才有實效。
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大的渴望就是被人理解,被人接納,被人尊重,渴望自身的價值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孩子們也不例外。很多的時候,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訴說,往往不理解,不愛聽,有時還很不耐煩。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採取的是命令和控制,只會引起他們的反感、牴觸和叛逆。
我們要理解孩子,允許孩子犯錯誤,尊重孩子,與孩子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把孩子的話語權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上,這樣孩子才能相信父母,才能說出自己的真心話。
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德國教育學家卡爾·威特說:"我認為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表示尊重,表達關心,也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
現在有些孩子,內心的痛苦、迷茫,無處傾訴。所以父母要做孩子吐苦水的知心人。如果孩子沒給你吐過苦水、說過問題,那麼我們做家長的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真誠地多傾聽孩子內心的一些想法,讓孩子敢跟你談。什麼時候,孩子能把苦水向家長們傾訴了,我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
如果,我們做家長的都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地需要家長換位思考,需要真心交流,需要傾聽心聲,那麼我們的教育才能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