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

節儉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期健康沙龍邀請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消化科副主任唐郡,同大家談談如何養成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

記者: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涵蓋哪些方面?

唐郡:我們談到節儉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少戰友就會想到“光碟”行動、打包剩菜剩飯。其實,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體現在很多方面,如餐飲保障的精細管理,食物的科學儲存,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醫療不“過度”、營養不“過剩”等。

記者:部隊官兵如何養成健康節儉的飲食習慣?

唐郡:養成健康節儉的飲食習慣,部隊餐飲保障要推進精細化管理和營養配餐。飲食準備方面,可根據官兵執行不同演訓任務的營養消耗情況科學配餐,既確保官兵吃飽、吃好,又做到供應不過剩、不浪費;製作方面,可嘗試多樣化的烹飪方式,提升食物口感;供應時,儘量採取小份供應、自助取餐的方式。官兵個人應強化節儉理念,按需取食,力求“光碟”。

記者:有的戰友認為剩飯剩菜中含有亞硝酸鹽,放置過久會危害身體健康,不能食用。那剩飯剩菜應如何存放?

唐郡:其實,亞硝酸鹽是植物合成蛋白質的原料,是天然存在的。只要剩飯剩菜儲存得當,確保亞硝酸鹽含量低於國家規定標準,並不存在健康風險,可以放心食用。日常生活中,偶爾出現飯菜過剩的情況,要注意科學儲存。熟食在室溫下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在冰箱存放不要超過3天;剩飯菜加熱次數不應超過1次;炒菜時如果不小心炒多,可分盤盛裝,吃不了的存放在冰箱中,以減少細菌汙染、降低亞硝酸鹽產生的機率;冰箱冰凍室儲存的食物應在2-3個月吃完,冷藏室儲存的食物儘量在2周內吃完;在外就餐時,打包的菜餚應及時放入冰箱,並在6小時內、完全加熱後食用。

記者: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對飲食營養有哪些要求?

唐郡:近年來,有的戰友出現體形不合格,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標預警,主要是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造成的。過度攝入動物性產品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利於身體健康。戰友在飲食方面可適當調整動物性產品的攝入比例,以達到營養平衡。健康節儉的飲食應堅持少油、少鹽、少糖、少辣,儘量避免油炸、油煎、煙燻等烹飪方式。此外,保證食物多樣化,建議每日膳食的品種達到5大類、18種以上,其中包括米、面、雜糧等3種以上主食類食物;肉、蛋、魚、禽、乳類等3種以上動物性食品,根、莖、葉、花、果實和蕈類、藻類等6種以上蔬菜;豆腐、豆腐皮、腐竹等2種以上大豆及豆製品。確保每日膳食中,主食供應占全日總供能量的55%-65%,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30%。同時,將以上食物科學搭配,按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記者:醫療不“過度”包括哪些內容?

唐郡:不過度醫療、提升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是一種健康節儉的醫療理念。養成健康節儉的醫療方式可做好以下幾點。

治療疾病不可一味追求見效快。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傷風感冒,大部分人在3-5天可好轉,症狀嚴重的應及時就醫、對症處理。如果為了見效快打吊針,甚至使用激素,雖能改善症狀,但會造成副作用、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和身體的抗藥性。在臨床中,有的骨折病例不必開刀內固定,但若要求100%復位,兩三天就能活動,則需要透過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雖能完全復位,但容易引起感染,影響肢體功能。

不宜過度進行高階裝置檢查。有的戰友稍有不適就想進行輔助檢查,甚至做無痛胃腸鏡、核磁共振、CT等。在臨床工作中,醫生一般透過病史和體格檢查可以診斷許多常見疾病,不需進行不必要的檢查。戰友在診療時應遵循醫囑,避免浪費。

用藥方面強化節儉意識。治療疾病應遵循療程、按需用藥。戰友出院或就診時,如果帶藥過多,症狀消失、病情痊癒後,可能因藥品過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官兵應養成遵醫囑用藥、帶藥的意識。一些包裝量大的藥物可以多人共用,或按片、按粒開具處方。

記者:生活中,還應養成哪些健康節儉的生活習慣?

唐郡:生活中,上下樓層較低時,儘量多走路、少坐電梯;上下班途中儘量選擇步行、騎腳踏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就餐時,可以自帶餐具,既能避免浪費,還能確保乾淨衛生;出差住賓館時可攜帶牙具、毛巾等洗漱用品;夏季儘量少開空調,多開窗通風、室外納涼,或將空調溫度調得高一些,既能減少碳排放又能避免空調病;節假日和休假期間,多參與集體活動或者多到室外跑步、打球等。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78 字。

轉載請註明: 養成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