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告誡:6個症狀是脾虛訊號!艾灸5穴最養脾,脾不虛,病不找
中醫說的“脾為後天之本”,是指脾從食物中提取人體所需“精微”,即人體氣血化生的物質基礎。脾氣健運、化源充足、氣血旺盛,臟腑形體、四肢百骸得養,而正氣充盛、抗病力強、腠理固密,能抵禦外邪入侵。
故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那麼脾的具體作用有哪些呢?
【1】運化
中醫認為,胃主納,脾主運。即脾主運化,也就是運輸和消化的意思。吃進去的東西首先到胃裡初步加工,但還不能被人體直接利用,必須要被脾進一步運化才能產生精微營養物質,才能被身體利用。
生成精微物質後,脾還要上輸到肺,再靠氣血的執行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進行滋養。
【2】水液代謝
這點和溼氣有直接關係,如果代謝失常,那麼痰溼,溼熱等等都來了。有一句經典總結“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脾病生溼;脾為生痰之源”。
【3】統攝血液
中醫稱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當脾正常運作的時候,能夠較快地過濾血液中出現的有毒和有害的物質,從而保證血液的健康,為人體的正常運轉保駕護航。
看看你是否脾虛?
【1】看五官:口鼻眼耳會報警!
1.口唇
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溼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
2.鼻子
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3.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進而影響到肝,肝開竅於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脾和人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睛紅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4.耳朵
脾胃虛弱會導致人的腎氣不足,常常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2】看症狀:脾虛6大標誌!
1.舌邊齒痕(如鋸齒狀),就是舌胖大,老是碰到牙齒,久了就有痕跡;
2.口水多,比如睡覺時,老是把枕巾給弄溼了;
3.飯後就想大便,特別是喝冷飲或油膩之品也不舒服,說明運化不了;
4.有食慾想吃,但吃幾口就飽了,飯量變小;
5.大便不成形、稀溏;
6.身體沉重睏倦乏力,嗜臥多睡或飯後睏倦欲睡。
以上兩大類目中,中招3個以上,可能你已經脾虛了!
為什麼會脾虛呢?
【1】飲食不節
*暴飲暴食吃到撐,超出了脾胃的加工能力,那必然傷及脾胃之氣;
*過於飢餓,不按點吃飯,餓久了也傷脾;
*過度節食減肥傷脾;
*肥甘厚膩吃的過多,這些要消化比較耗費氣血,吃多了容易傷脾;
*飲酒無度,酒是溼熱之物,溼熱作為一種外邪,也容易傷脾困脾;
*過食寒涼之物,寒傷脾陽、胃陽;
*過食甜食,有的以蛋糕等甜食為主,難消化,滋膩的,多吃困脾傷脾。
注意:上面提到的,說的是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控制得好就沒事。
【2】情緒失調
“思慮過度傷脾”。所謂的思慮過度說的是一種負面的過度焦慮和情感上的低迷,比如失戀了,多疑敏感,胡思亂想,浮想聯翩,鬱悶暗生,肝鬱也在此範圍等等。這種情緒持續久了,輕則胃口差飯量小,重則噁心嘔吐。
【3】外邪所傷
最常見的有夏天的溼熱之氣,如果不注意防範,就容易進入體內傷脾;再比如長年從事水中作業,或者內地人到海邊工作都容易滋生溼氣,溼氣會影響脾氣健運,久了就脾虛了。
謹記養脾3要點!
【1】飲食調養
《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靈樞-決氣》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於是人的神氣充沛,生氣勃勃。
1.食物喜溫燥
脾喜燥惡溼,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
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乾薑等等。
2.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溼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溼,亦可讓脾舒暢。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
3.勿過食生冷
脾最忌諱的是“脹和冷”,喜甜。我們吃飯時絕不要海吃海喝,更不能喝冰鎮啤酒。喜甜要適可而止,甜過了,反過來又傷脾。
平時食療養脾可吃紅棗、山藥薏米粥等,另外,粳米、鍋巴、番薯等其它五穀雜糧也都是養脾的好東西。
【2】運動健脾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運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年輕人可以散步、跑步、爬山等,中老年人可以去跳跳廣場舞、散步等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推薦兩則運動健脾法:
1.推腹: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鐘即可。這樣做可以加速腸胃蠕動通便。
2.敲打按摩腿部內側的脾經:日常閒來無事時,可盤腿而坐敲打按摩腿部內側的脾經,如果在敲打按摩過程中,發現有硬結或者疼痛點,就多敲多按,直到無結無痛為止。
【3】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肝不鬱,則脾不虛。大家都知道“茶飯不思”、“氣飽了”,其實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
中醫認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功能,進而會影響脾胃。可見,多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艾灸有溫陽之功,最合於養脾之需!
脾虛只是一種失調狀態,不屬於疾病。脾運溼但惡溼,如果脾被溼所困,脾就不得不虛了。這時,透過艾灸的陽熱之氣來驅寒逐溼,對健脾和養脾的效果非常有用。
【1】太白穴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
艾灸太白可調節消化系統疾病,如洩瀉,腸鳴,胃痛,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腹脹,便秘,腸炎等。
【2】中脘穴
艾灸中脘有健脾化溼,和胃降逆,理氣消滯,止痛的作用。
【3】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
【4】陰陵泉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五行屬水,有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的作用。
【5】三陰交
艾灸三陰交有調和氣血,通經活絡,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調經止痛,寧心安神的作用。
艾灸時間:艾條懸灸或艾灸盒灸,軀幹每穴30—45分鐘慢慢適應延長,肢體每穴25—35分鐘慢慢延長,一日一次,一個禮拜休息1-3天。
在中醫五行中,脾屬土,土地是萬物之母,把脾和土相關聯,說明了脾對人體的重要性!若身體出現脾虛症狀,可採用上述方法健脾補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