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以後,寶寶進入肛欲期,家長應該知道怎麼做
在大家眼裡,我們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順順利利,但是隻有做了爸爸和媽媽,才知道原來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的時候也會變得奇奇怪怪。但是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卻又是寶寶必須經歷的階段。
就比如前段時間,一個朋友跟我抱怨,說她家的寶寶一歲多的時候,上廁所就會提醒自己,帶她去衛生間了,但是現在已經兩歲了,反而“越過越回去”,最近幾次更是差點拉褲子裡。
朋友感覺非常奇怪,甚至還想把孩子帶到醫院看看,我連忙制止住她,因為家長眼中的怪現象,實際上是因為寶寶進入了肛欲期。
說起肛欲期,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這到底是什麼?聽起來名字好奇怪?但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急著上廁所,找不到,憋了很久,終於找到廁所了之後,會感覺特別舒服。
其實這就是肛欲期的一種表現,憋了很久上廁所的舒適感會讓寶寶感覺很新奇,很舒服,所以會故意不去廁所。但和成年人不同,寶寶會更沉迷於這種舒適感,而且沒有辦法把握什麼時候是自己的極限,也沒有辦法憋很久。最後的表現就是,拉褲子,然後被媽媽罵。
那我們平時又該怎麼確定孩子是不是進入肛欲期了呢?
其實這個很好判斷,只要孩子出現,自己明明知道該上廁所了,卻故意不去,以及平時一天一次大便,但最近去兩三天不見孩子蹲大廁,排除便秘的情況,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是到了肛欲期。
而且不光是大便,很多到了肛欲期的孩子也會有意識的憋小便,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對自己的生理現象會非常好奇,同時對這件事情也會一次次的嘗試。
那當我們的孩子到了肛欲期之後,我們又該怎麼做呢?孩子到了這個關鍵時期,家長的做法很重要,雖然這本來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時期,但如果家長的做法不正確,很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因為本身孩子不知道這種感覺實際上是正常的,甚至一些孩子一邊忍不住這樣做,另一邊又會因為自己拉褲子而感覺很羞愧。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其實已經有了羞恥感,而每一次拉褲子裡面或者是尿褲子了,他都會感覺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
所以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孩子拉褲子或者尿褲子的時候,一定不要訓斥孩子,我們要溫和的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先給孩子換好乾淨的衣服,等孩子平靜下來了之後再跟孩子講道理,儘量減少這件事給孩子帶來的心理陰影。
其次,這種行為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從一個相對不舒服的環境中得到緩解,的確會讓人感覺很舒適,就和我們平時工作中完成一個專案一樣,只不過一個是心理上的放鬆,一個是身體上的舒適。
所以說我們在孩子進入這個時期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相對性的轉移注意力。比如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多去人多熱鬧的地方,當孩子不再為了單純的好奇和舒適,而刻意憋尿的時候,這個時期也就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一般情況下,肛欲期只會維持兩個月左右,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也不用驚慌,瞭解這個時期,安撫寶寶的情緒,度過這個看起來奇怪的正常期,是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