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而言,中國人在講求“專”、“精”、“尖”的技術方面具備很大優勢,但在需要創造力和開發性的工作上相對較弱。
這其實是從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決定的,歐美教育更偏向個體化和個性化,鼓勵每個人活出自我。
而中國乃至東方許多國家,教育都向“集體化”靠攏。孩子們日後成長的價值是,為集體作出貢獻,能夠融合社會。
孩童時期,歐美教育就透過“6個問題”的海報,不斷向孩子強調“獨特自我”的重要性,希望他們的精神能獨立而不脫離於外部環境,具備較強的自我認同感。
而東方教育更喜歡具備趨同性和紀律性好的學生,如果他能在集體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會被人認可。
其實這兩種教育方式各有千秋,都能培養出人才,只是擅長領域不同而已。
01生活中也能培養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可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就比如孩子上了幾天幼兒園回來,突然對父母說“同學都有……我也想要……”,此時就是孩子趨同性的一個表現。
孩子提出這項要求的原因,是其他同學都有,而非他想要的這樣東西存在哪些好處,吸引著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家長們大多都會豪氣萬丈地回應:“好,媽媽明天也給你買!”
這種心理的背後,是父母認為其他孩子都有的東西,如果自家孩子,那未免也太心酸了,怎麼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萬一被人看不起怎麼辦?
這種“志氣”固然能給孩子底氣,卻也讓孩子在“從眾心理”的路上越走越遠。
其實家長也知道,孩子的需求如果太容易滿足就不容易珍惜,可又不甘於人後,也不想看到孩子難過,因而感性大於理性,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孩子。
一次次滿足孩子的需求後,培養孩子“自我認同感”的機會也就悄然溜走了。
02當娃提出要求,父母的回答決定其人生格局實際上,孩童時期正處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萌芽階段,孩子也在逐漸塑造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觀念,梳理人類之間存在的不同表現。
很多時候,孩子在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時,都會提出問題和疑惑。大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多想,總是安慰他沒什麼不一樣的,其實這就在變相迎合孩子的趨同心理。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眾多專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孩子對自我認識的發展,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自我意識萌芽——意識到自我與他人存在差異——自我認同——自我與環境融合。
而孩子與他人比較,想擁有他人擁有的物品時,就處於意識到差異的第二階段。
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大人之間也會存在這種攀比的現象,無可厚非。
但如果父母想要一個具有獨立自我、豐富創造性的孩子,就不能常規地、無原則地滿足孩子。
面對孩子提出的此類要求,父母如何回答,將會直接決定其未來的人生格局。
03先思考這幾個問題,很重要當孩子提出想要別人擁有的東西時,在滿足之前,父母要提前問這幾個問題:
①你真的想要這個東西嗎?還是僅僅羨慕別人都有?
②你認為這個東西有哪裡吸引你?它存在什麼樣的優點?
③你認為它有什麼優點?買來之後你將用來幹嘛?
儘管孩子尚小,但潤物細無聲,多問幾次孩子也會逐漸產生這樣一種心理習慣,即從眾之前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當孩子有意識地去思考這個問題時,也就開始對“獨特的自我”有概念了。他們追逐的東西,不再是“別人都有”,而是“我真的需要嗎”。
家長如果擔心孩子不能理解,也可以用《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這類繪本里的故事向孩子說明。
04“自我認同感”建立在每一個生活細節裡教育藏在養育孩子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家長不要小看了這些細節之處,你的態度和決定,往往都感染和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和格局。
一個取得成功的孩子,與父母潛移默化的態度脫不開關係。如果從小孩子就被鼓勵做出真正屬於自我的決定,“自我認同感”自然也就能一步步建立起來了。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私以為很有道理:人生其實只由三個C決定,Choice(做出選擇)、Chance(走出一步)、Change(發生改變)。
如果家長不僅僅要一個盲目從眾的孩子,而是要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請跟孩子說:做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