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這個話題上,可以說是永恆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多人會覺得應該尤其注意身材。因為,年齡大了,身體新陳代謝減慢,如果攝入太多食物,代謝不了,堆積體內,是很容易導致一系列疾病的,如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等。
然而也有一些人覺得,老年人應該多吃一點,這樣營養才能全面,身體的抵抗力增加了,才能更好地對抗疾病,才能更長壽。事實到底如何呢,老年人到底該瘦一點還是胖一點呢?
體重決定壽命?哪種體型的人更長壽?
人的體型由人體骨骼、肌肉、脂肪組織和體液等所有組織的重量以及比例構成,成人後,長期的飲食結構和體能活動因素,成為人體體型變化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體重和長壽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體重過重或者是體重過輕都會給壽命造成不利的影響,長期肥胖會增加人類患病的可能性。長期肥胖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損害健康。也就是說體重要剛剛好,才最有利於長壽。
在體重的測量上,有標準的體重,也就是常說的BMI,它是國際通用的衡量一個人胖瘦以及健康的指數。它是公式計算得出的,用自己的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標準體重在18.5~24之間是正常的體重,不胖不瘦。
BMI(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體重太“偏”的危害
在老年人群體之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體重越輕越不容易生病,壽命越長”。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正確,體重過重確實會給老年人的身體和生活健康帶來危害,但是體重過輕也同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總之,體重太“偏”並不好,危害也很多。
體重偏重是很多老年人的常見現象,六十歲之後的人身體都會容易變胖,一方面身體的細胞生長速度下降,新陳代謝減慢,身體需要消耗的能量自然減少,這也就會在體內堆積過多的能量,導致老年人的身體出現肥胖的情況。
另一方面,老年人身上的肌肉也會逐漸萎縮脫水,這也會導致身體減少消耗能量,導致脂肪堆積從而引發肥胖。不僅如此有的老人睡眠也不好,睡眠質量下降也會導致一個人的體重增加。六十歲之後人的身體一旦肥胖,就會有很大可能出現健康問題,尤其是慢性病。
但是,這並不代表體重越輕的老年人就越會長壽,也不代表會減少身體患病的機率。如果體重偏輕,老年人同樣也會出現健康問題。
要想活到99歲,關鍵別做這3件事
1、別總吃得過飽
吃飯7到8分飽的飲食習慣,可以避免能量攝入超標而肥胖。長期每頓少吃一兩口飯,可以相對減少鈉的攝入,這有利於控制血壓和減少中風的風險。
2、不要過度減肥
一些靠自虐式節食、斷食和超強運動等方式減肥,即便達成了目標,但也較難長期保持,更可怕的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壽命。
3、減少油鹽的攝入。
60歲以上的老年人,當體型過胖時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這時就需要嚴格限制高油高鹽食物的攝入量,食用油最好選擇植物油,每日攝入的鹽分最好控制在5克以內。
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差比較容易患病,而維持正常的體重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對抗外部環境的刺激。當體重過重時,要透過日常調理來儘量減輕,另外老年人可不要再有越瘦越健康的心理了,體重短時間內下降過快,極大可能是身體疾病引起的,例如惡性腫瘤,慢性感染病等等。